当前位置:首页 > 追本溯源 > 阿詩瑪文化 > 民族習俗

石林民族民間建築

作者:  來源:中國石林網  發布時間:2012-04-25

一、一顆印民居建築

一顆印民居建築屬庭院式土木結構建築,又有稱作“宮室”式、“天井”式、“院落”式住屋的。石林縣一顆印民居建築民居建築主要分布於漢族聚居的石林縣城一帶。一顆印民居建築因牆厚瓦重,地盤方整,外觀也方整,形如印章,當地稱為“一顆印”。一顆印民居建築最具有漢民族文化的代表性。

一顆印民居建築蓋青瓦,外圍均為高牆,用夯土或土坯築成;也有用內土外磚形式築成者,稱為“金包銀”。一顆印民居建築通常形式為“三間四耳”,即正房三間,耳房(廂房)東西各兩間,前面蓋倒座。正房兩至三層,相房、倒座均蓋成兩層樓房。各棟之間采用走馬轉角樓式的做法相互連接,即在天井四周房屋的二樓全帶前廊,在樓上可周圍環繞行走。一顆印民居建築首層入大門為天井,天井后為堂(大廳)。天井兩側為耳房,隔成四間,設廚房、馬房、豬房、廁所等;大堂兩側為正房,設卧室兩間。耳房與正房交接處,有樓梯兩座,通往第二層。第二層耳房分為五間,作貯藏之用;正房中間為祖堂,為禮拜先祖之處;兩側為卧室。正房比耳房要高出一個屋頂,前面開窗,采光通風良好。這種家居布置是封建社會的家庭禮制的反映。一顆印民居建築的特點是可以簡便擴展。規模較大的住宅,往往由兩個“一顆印”串聯而成,由耳房外辟門入內。兩個院子之間,做成過廳,為禮儀飲宴之處。最大的“一顆印”住宅,可做到“明三暗五六耳五間廳”的規模。石林縣最具代表性、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顆印民居建築是縣城小東門1號民居建築、環城東路民居建築和石林縣委大院一顆印民居建築。

二、四合五天井

屬庭院式土木結構建築。四合五天井是四面各四棟樓房,每相交處有一耳房和一小天井,加上院中心的大天井,構成了五個天井,民間形象地把這種建築形式稱為“四合五天井”。石林四合五天井建築屋面蓋青瓦,兩層樓房,重檐硬山頂。一般每棟開三間,共12間。石林縣四合五天井的特點是規模宏大,牆體厚重,山牆高於瓦屋面,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采用“馬頭牆”山牆建築處理方法建山牆,避免了沉重呆板,顯示了柔和優美的曲線。典型的四合五天井建築有縣委大院大院四合五天井民居建築和大可村槐家祠堂。

三、石板房

僅存在於圭山鄉糯黑村。糯黑村建在一個綠樹蔥郁的群山懷抱之中。這一帶分布着較廣泛的能層層分離的上好石材。勤勞智慧的彝族人民借此創造了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為兩層,蓋板瓦。梁、柱、椽、樓板用木材制作,山牆、背牆均用石板磊砌而成。樓上樓下各三間,正房屋面有16條或18條瓦溝,耳房屋面為14條或18條瓦溝。樓下明間為“堂屋”,兩側為卧室。堂屋中設火塘,廚房設在堂屋右側一間或耳房內。樓上一般不住人,主要用於貯藏糧食或堆放大件物品。畜舍、廁所、柴房等附屬建築蓋在住宅外。地板用薄石板鋪築,造型獨特美觀,實用牢固。石板房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安全感。

糯黑村石板房村落布局合理,設計巧妙,錯落有致,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貌。其中封閉型的石木結構的石板房建築占99%以上,依地勢設計,造型獨特美觀,實用牢固。有的石板房有上百年的歷史,十分牢固。石板房是石林縣最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建築。

四、茅草房

西街口鄉月湖一帶保存較多。一般為土木結構,以石塊墊基,夯土築牆,用結實的圓木或方木為柱。雖是夯土為牆,卻十分牢固,傳幾代人而不坍塌。茅草房為雙面坡斜頂,用草蓋頂。蓋草頂時,先打盡草絨,潑上冷水讓風吹,接着放火燎茅草,浸透水的部分因風吹不干而不被火燃燒,形成結實的草頂。這種房屋建蓋時,山牆築得較高,高度超過茅草屋頂,並在山牆上蓋石板。其作用是,發生火災時讓山牆擋住風力和火苗,控制火勢,盡量避免火舌亂竄,殃及四周鄰居。這種茅草屋比起磚瓦房簡陋,但節約費用冬暖夏涼。 

上一篇: 別具風格的婚戀
下一篇: 石林撒尼人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