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本溯源 > 非遺傳承
作者: 來源:石林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20-05-20
石林歷史悠久,民族民間文化底蘊豐厚。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我縣通過採取摸底調查、確立重點保護項目、逐級申報等工作措施,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果,先後公佈了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現時,全縣被公佈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項目名錄共有12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名錄4項(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彝族(撒尼)刺繡、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摔跤(彝族摔跤);省級項目名錄5項(糯黑彝族文化保護區、阿著底彝族撒尼族刺繡之鄉、月湖傳統文化保護區、彝族古樂、火草布紡織技藝);市級29項(獅虎舞、叉舞、架子樂等);縣級82項(圭山彩虹、撒尼鼓舞等)。
敘事長詩《阿詩瑪》
國家級珍貴古籍文獻名錄2項(彝文手抄本《指路經》、彝文古籍《納多庫瑟》聖經問答),石林縣是雲南省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多的縣。
彝族(撒尼)刺繡
全縣被命名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129名(去世26人,健在103人)。其中,國家級5人(去世1人)、省級20人(去世5人)、市級29人(去世7人)、縣級75人(去世13人)。
傳習館活態傳承展示
全縣建設和被命名公佈的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藝術之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示範學校等30個(其中省級4個、市級9個、縣級17個),保護內容涵蓋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等9個類別。
現時,已建立健全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彝族(撒尼)大三弦舞
石林彝族自治縣文化和旅遊局
202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