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本溯源 > 科普知識 > 自然遺產科普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1-24
中國喀斯特的地帶性特徵中國東部喀斯特地貌呈緯度地帶性分佈,自南而北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和溫帶喀斯特。 中國西部由於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響,屬乾旱地區喀斯特(西北地方)和寒凍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①熱帶喀斯特以峰林—窪地為代表,分佈於桂、粵西、滇東和黔南等地。 地下洞穴眾多,以溶蝕性拱形洞穴為主。 地下河的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大,故稱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積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蘇地下河流域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 地表發育了眾多窪地,峰叢區域平均每平方公里達2.5個,窪地間距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現峰林一窪地地貌。 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於45度。 峰林又可分為孤峰、疏峰和峰叢等類型,奇峰异洞是熱帶喀斯特的典型特徵。
中國熱帶海洋的珊瑚礁是最年輕的碳酸鹽岩,大多形成於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高出海面僅幾米至10餘米,發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橋、濱岸溶蝕崖及溶溝、石芽等,構成礁島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觀。
②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以緩丘—窪地(谷地)為代表,分佈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地下河較熱帶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積小於60平方公里。 窪地較少,每平方公里僅為1個左右,且從南向北减少,相反,幹穀的比例卻迅速新增。 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為饅頭狀丘陵,其坡度一般為25度左右,洞穴數量較熱帶大為减少,以溶蝕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蝕型拱狀洞穴在亞熱帶喀斯特的南部較多。
③溫帶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幹穀為代表,地下洞穴雖有發育,一般都為裂隙性洞穴,其規模較小。 喀斯特泉較為突出,一般都有較大的匯水面積和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關泉等。 這一帶中窪地極少,幹穀眾多。 正地形與普通山地類同,惟山頂有殘存的古亞熱帶發育的緩丘—窪地和緩丘—幹穀等地貌。 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峽谷,局部地區,如拒馬河兩岸有類峰林地貌。
④乾旱地區喀斯特現象發育微弱,僅在少數灰岩裂隙中有輕微的溶蝕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極少,已不能構成滲漏和地基不穩的因素。
⑤寒凍高原喀斯特。 青藏高原喀斯特處於冰緣作用下,凍融風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頗具特色,常見的有凍融石丘、石牆等,其下部覆蓋冰緣作用形成的岩屑坡。 山坡上發育有很淺的岩洞,還可見到一些穿洞。 偶見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