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7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節

火把節——中國彝族第一村

作者:  來源:  發佈時間:2007-08-03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高大的石牌坊、古老的阿詩瑪傳說、原汁原味的彝家小寨、唱着山歌的“阿黑”與“阿詩瑪”,還有熱島的葫蘆廣場,漫步其間,讓我們暫時穿越時空,閱讀中國彝族第一村的細節與豐富。
高大的石林下,一座集居住、旅遊房地產開發、彝族民風民俗體驗、休閑娛樂、彝族民間手工藝展示、歌舞表演、村級行政辦公為一體,充分體現彝族撒尼文化特色的生態旅遊村寨正在打造中。
總占地784畝,總投資2.3億元的中國彝族第一村,將通過民俗風情商業街、葫蘆廣場、農家樂這一主線讓遊客領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村中居住的市土生土長的彝家人,他們和老祖先一樣在這里生活,忙時勤勞打理耕作,放牧牛羊;閑來唱歌跳舞,笑看日出日落。
拋開城市的喧鬧,在這里你可體驗一回阿黑哥和阿詩瑪的生活,在村里小路上散散步,在大樹下發發呆,在小院里曬曬太陽,在葫蘆廣場跳一場左腳舞,在路邊小吃店吃一盤香噴噴的羊乳餅,在果園里比賽摘蘋果,在風情商業金額瘋狂地購物,在帶一土罐辣香的路南鹵腐和精美的彝族手工銹片回家。
看點:挑花綉朵美衣衫
彝族婦女們聰明手巧,特別擅長挑花綉朵,用挑花來美化衣飾,是石林婦女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手藝。彝族挑花手法多種多樣,有單面挑,雙面挑;有素色挑花,有用彩色絲線挑花,也有在同一塊布上有挑有綉有補。挑花的小掛包、桌布、窗簾,或精巧細致,圖案疏落得體,很具實用性也是不可多得的手工藝術品。
濃墨重彩畫農家
天真爛漫的風格,色彩飽和、醒目協調的用色,充滿農村生活氣息的畫面構圖,還有獨特的彝族傳說典故,石林農民畫叫人過目而不忘。
撒尼人的民間美術歷史悠久,在石林風景名勝區就發現有東漢時期形成的岩畫。在石林一個名叫阿着底的小山村,連村民們的牆壁上都畫着一幅幅民族畫,藝術氛圍與實際生活水乳交融。
多年來,石林的農民畫在全國美展中屢屢獲獎,有十余件農民美術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石林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石林撒尼人的石雕、木雕、根雕和彩畫也獨具特色。
上蒼寵愛着的石林,小小一縣集風光、風情、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民族文化如此豐富多彩,在全省乃至全國也十分罕見。
翠竹編成“四方籃”
撒尼人居住的地方四處翠竹林立,他們自古以來就善於竹編。輕巧、韌性、能滲漏水的竹編用具是撒尼人的生活必需品。舊時每個撒尼姑娘都有何一個四方籃,在家時當作針線筐,趕集和參加節慶時當作背具,漂亮而輕巧。
石頭里蹦出西洋樂
跳大三弦的撒尼人居然放下鋤頭就拿起了西洋管樂?不可不算是石林又一奇,不過僅在圭山鎮這樣的管樂團就有9支之多。而海邑中寨海星管樂團自2001年成立以來,現已發展到30多人,團員年齡從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不等,有的是一家三兄弟來參加,有的是父子倆同台演奏。他們不僅把傳統的撒尼山歌用西洋樂器來演繹,還自己創作了《彎月亮》、《慶豐收》等新曲子。(大觀周刊)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