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旅遊資訊
作者: 來源:“石林融媒”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5-03-11
石林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景區類型多樣,遊覽線路豐富,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勝地。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正式認定並公佈了首批71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名列其中。 石林縣將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民族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打好“申遺牌”、用好“5A牌”、提升“民族牌”,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旅遊轉型陞級的突破口,推進全域旅遊產業全民共建共用。
Part 01世界地質公園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境內,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奇觀集聚地,面積365.7平方千米。 地質公園由石林景區、乃古石林景區、長湖景區等景區組成,是世界最具魅力的地質奇觀旅遊勝地之一。 石林因其發育演化的古老性、複雜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觀形態的多樣性,成為世界上反映此類喀斯特地質地貌遺跡的典型範例和“石林”兩字的起源地,並具有很高的旅遊地學科普價值。 雲南石林保存和展現了最多樣化的喀斯特形態,高大的劍狀、柱狀、蘑菇狀、塔狀等石灰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還有溶丘、窪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鐘乳、溶蝕湖、天生橋、斷崖瀑布、錐狀山峰等,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態都集中在這裡,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質地貌全景圖。 2004年,石林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科學部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功創建為世界地質公園。 2015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2023年,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入選文化和旅遊部10條長江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長江瑰麗地貌之旅”,石林風景名勝區入選“長江世界遺產之旅”線路。
Part 02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南方喀斯特(South China Karst)是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UNESCO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分兩期申報的系列世界自然遺產。 2007年6月27日,在紐西蘭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1届世界遺產大會表決通過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聯合申報的“中國南方喀斯特”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雲南石林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遺產、第6項世界自然遺產。 經過2.7億年地質演化而成的石林,填補了昆明市沒有世界遺產的歷史空白,山石冠天下的“石林”成為很多遊客心中深深烙印的“昆明標記”,受到國內外遊客青睞。
Part 03地質遺產地
2022年10月,全球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簡稱IUGS)在西班牙北部小城蘇瑪伊阿(Zumaia)舉辦“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成立60周年”慶祝盛會,來自全球的36比特選舉委員對56個國家申報的181個候選地質遺產地進行綜合評定,投票產生了首批100個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認證的地質遺產地。 這些地質遺產地分佈在全球56個國家,其中,位於美洲34處,位於歐洲28處,位於非洲15處,位於亞洲—太平洋—中東地區一共23處。 中國雲南石林喀斯特是全球最佳保存和展示各種劍狀喀斯特地貌的地點,成功入選全球首批100個地質遺產地名錄。
Part 04石林風景名勝區
石林風景名勝區是5A級旅遊景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境內,距省會城市昆明78千米。 由大石林、小石林、萬年靈芝、李子園箐、步哨山五個片區組成。 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壯麗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探秘。 石林風景區內的石頭森林景觀尤為壯觀,形態各異的石峰、石柱、石笋錯落有致,宛如一片奇幻的石頭森林。 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石頭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讓人流連忘返。 這裡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變歷史最久遠、分佈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享有“世界喀斯特的精華”“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的美譽。 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態都集中在這裡,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質地貌全景圖。 石林因其發育演化的古老性、複雜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觀形態的多樣性,成為反映喀斯特地質地貌發育的典型範例,充分展示了獨特稀有的石林類喀斯特生態系統的魅力。 榮獲世界自然遺產、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全球首批100個地質遺產地名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地質公園、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第一批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組織、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組織、全國文明單位、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最佳資源保護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等品牌榮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Part 05乃古石林景區
乃古石林是石林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雲南石林世界自然遺產地的覈心展示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乃古”彝語是“古老黑色”之意。 景區總面積30平方千米,遊覽區面積10.25平方千米,含奇峰、溶洞、湖泊、瀑布等喀斯特地貌奇觀,其景點上百處,梁祝相會、飛仙幽谷、雲湖、白雲洞、古戰場、滴水瀑布等眾多景點共同構成了一幅“峰上望、地上轉、地下鑽”的生態立體景觀,展示著遠古的原始風貌和獨特的自然美。 景區岩石主要為2.7億年前的白雲質灰岩,整體呈灰黑色,其石柱高大密集,古樸粗獷,遠望似高牆古堡,雄偉壯觀,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亂石成陣,浩瀚如林,以蒼莽的風格聞名,給予遊人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乃古花海經過10多年的精心營造和廣泛宣傳,已成為石林旅遊的一張名片,也是近年來春季、國慶假日昆明市及石林縣周邊縣市民的打卡地。
Part 06圭山國家森林公園
圭山位於石林縣圭山鎮,因雄奇險秀的山巒形若大海龜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龜山”,後改譯音為“老圭山”,彝語稱“構波瑪”,意為“大雁的山”。 山峰海拔2601米,南北長14千米,寬10千米,總面積3206公頃,系雲嶺山脈餘脈,山脚相對高度981米,為縣內最高大的山峰。 2000年12月28日由國家林業局準予,圭山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0%,分佈著多樣的森林植被,這裡是人類珍貴的自然資源、天然的大氧吧。 圭山集少數民族文化體驗、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登山運動、生態露營於一體,成為了現代人休閒度假和生態旅遊的理想歸處。
Part 07秀麗生態風光
長湖景區
長湖景區位於石林縣長湖鎮維則村,坐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環抱之中,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 長湖面積3.94平方千米,為溶岩湖,因地質斷裂作用而生成。 湖水由地下水供給,水質清澈無污染。 湖平面形狀如身材修長的少女,是民間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 因湖體掩藏在青山翠崗之中,以往遊人足迹罕至,故又被人們稱為“藏湖”。 是集野營、度假、療養、水上活動、射箭射弩和欣賞、參加民族舞蹈表演的休閒娛樂勝地。
近年來,長湖景區抓住80、90及00後年輕群體,將時尚潮流和傳統民俗相結合,以“音樂+露營+旅遊+集市+非遺”多維度形式拓展,集“吃、住、行、遊、購、娛”等於一體,打造長湖風景區露營勝地和長湖露營音樂節等品牌。
大疊水(飛龍瀑)景區
大疊水(飛龍瀑)景區在石林縣板橋街道大疊水村,是雲南省最大、最壯觀的瀑布,為南盤江支流的巴江跌落而形成。 奔流千里的巴江到了石林板橋一帶從高聳的斷崖奔跌而下,跳過三迭岩石,傾入崖底深潭中。 巨大的水流激起陣陣轟鳴,聲振山谷,如飛龍咆哮。 陽光照射,迷蒙的水霧化為七色彩虹,霞光掩映,形成“疊水噴霞”的自然奇觀。 大疊水瀑布落差88米,寬30米,被譽為“珠江第一瀑”。 瀑布下所形成的河潭,波光耀眼,清澈見底,可遊樂嬉戲,是人們休閒的好去處。 觀賞大疊水全貌,可沿山壁開鑿鋪設的石階上下。 幾百級臺階在山崖間盤旋,別有趣味。 觀瀑最佳地點還有半山腰的半瀑園,可臨近瀑布,觀察其上端和側面,感受瀑布的力量和壯美。 清水河是瀑布近旁的小山谷,深約3千米,有山道蜿蜒進去,水極清,在嵯岈的亂石間流淌。 仙人洞在大疊水對面半山腰,長百餘米,寬6~10米,高10~20米。 洞中有天然大廳,有石笋、石牙、石幔等喀斯特地貌奇觀。 俯臨木欄杆,把酒臨風,鳥瞰身下絕壁懸崖,遙看瀑布激起的滿穀水霧,聽水聲轟隆,飄然欲仙。
Part 08氣候景觀多樣
石林獨特的氣候稟賦和自然地理條件,使其擁有多姿多彩的氣象景觀,在不同季節、不同地點可出現雲海、霧凇、雲霧、雪等多種特色天氣現象或氣候景觀,形態萬千如夢如幻,宛若“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