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作者: 來源:昆明日報、石林警方發佈 發布時間:2025-02-24
脚踏“風火輪”,在怪石嶙峋間穿梭,於危難之際出手相救——這不是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橋段,而是發生在石林風景區裏的真實一幕。
“快看!哪吒騎著風火輪!”伴隨著兩個小朋友的歡呼,昆明市石林縣警察局特巡警大隊輔警李小龍輕盈轉身,警用平衡車在遊客面前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這款被小朋友稱為“風火輪”的裝備,正悄然改變著石林縣局警察輔警在石林風景區的巡邏模式。
景區巡邏試用新“法寶”
石林風景區,廣袤的350平方公里土地上奇峰林立、山道蜿蜒,日均客流量可達萬餘人,節假日更是遊客如織。 此前,警察輔警在景區徒步巡邏時,常常“望峰興歎”。 2023年12月,為助力提升公安機關警務工作效能,石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出資購置了10輛平衡車,委託石林縣警察局特巡警大隊石林中隊進行日常管理使用。
新裝備“上崗”前須經歷嚴格“考核”。 2名警察和14名輔警苦練三個月,從直線行駛到360度旋轉,從向後倒車到緊急制動,人人都成了“平衡車高手”。
然而,“馴服”風火輪並非易事。 巡邏途中突然“罷工”、速度過快就會急停,甚至有隊員摔出瘀青。 隊員們結合數十次實測情况不斷調整“風火輪”,從防滑輪胎到重心調節,從電池續航到急停保護,最終鍛造出適配喀斯特地貌的“定制版風火輪”。
12月底,經過廠家調試改進,10臺“個性化”警用平衡車投入使用,正式成為石林中隊的“法寶”之一。
每天上午9點,10比特警察和輔警分為五組,每兩人一組,駕駛平衡車前往石林風景區內部和週邊等5個點比特開展巡邏工作。
這些警用平衡車僅高1米、寬58釐米,卻暗藏玄機:前後紅藍警燈閃爍,射燈可穿透夜色,兩個裝備包滿載常用警務裝備與急救物資,車身旁的喊話器能播放警笛聲、發出安全提示,還可以普法宣傳,儼然一輛“微型警車”。
“警用平衡車相比傳統步行巡邏更靈活、快捷、機動,彌補了步行巡邏距離有限的短板,有效提高了巡邏週期和密度,擴大巡邏的點線面。”警察周貴宏說。
同時,警用平衡車還能到達警車無法到達的地方。 即使在遊客聚集的觀景台、狹窄的石林步道等區域,平衡車也能輕鬆通過,真正做到“無死角”巡邏。
脚踏“風火輪”守護遊客
突發警情最能檢驗“法寶”威力。 2025年2月20日,來自湖南的遊客匡女士向執勤警察輔警求助:“我們在商業街附近就餐後,父親與旅遊團隊走散,他今年89歲,戴了一頂帽子、耳朵有些背,我跟我老公分頭找沒找到,麻煩幫我們尋找。”
警察輔警立即駕駛“風火輪”與電瓶車分頭出發,讓記者親眼見證了“風火輪”的速度。 “你繼續跟你父親保持通話,讓他把電話拿給本地人。”“讓他描述下附近有什麼顯著的標誌或者建築物。”根據周邊攤販和其父親的描述,警察輔警迅速判斷出老人所在大概位置:大巴車停車場出入口附近。
三分鐘不到,一個頭戴鴨舌帽的佝僂身影出現在馬路對面。 “老人找到了!”駕駛電瓶車與平衡車的警察輔警“殊途同歸”,第一時間找到了走失老人。 匡女士激動不已地說:“太感謝你們了!”
“平時遇到有老人孩子走丟或者撿到東西,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聯系警察輔警。”商販劉曉玲說,“幫助有困難的遊客快速找到警詧”早已成為他們的共識。
這只是石林中隊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 警察輔警騎上“風火輪”,以最高20km/h的速度穿梭於人群中,隨時發現警情和接受羣衆求助,主動解答遊客疑問、找人尋物、調解糾紛。 這樣的守護,他們從未間斷。
“三頭六臂”為羣衆服務
石林中隊的“法寶”不止“風火輪”。 2025年2月18日,一面從北京寄來的錦旗揭開了“哪吒”們的另一面。
今年春節期間,一名焦急的老人來到值班崗亭,找到正在昆明石林風景區內執勤的警務人員求助,稱自己的孫子突發疾病,已經短暫昏迷。
原來,該名男孩與家人是來昆明旅遊的北京遊客。 遊覽途中,男孩突然腹痛難忍且無法行走。 得知情况後,正在執勤的畢旭波立即趕到現場,背起男孩,將其送到一公里外的景區醫務室進行救治。
儘管男孩的體型比自己高大,但為了幫其儘快就醫,畢旭波還是咬牙堅持:“當時就想著能快一秒是一秒。”經過治療,男孩已無大礙。
男孩及家人回到北京後,寄來了一面印有“人民衛士”字樣的錦旗和感謝信,以錶感謝。
2024年截至今年1月底,石林中隊共接到羣衆求助179次,幫助羣衆找回失物106件,協助急救送醫99起。
如今,脚踏“風火輪”的石林中隊特警們已然成為轄區一道帥氣的風“警”線,既展現了昆明警察景區警務的現代化、科技化形象,更讓遊客感受到景區安全保障的專業性和高效性。
“脚踏風火輪,三頭六臂顯威力”——在神話故事裏,哪吒憑此守護陳塘關; 在現實生活中,石林風景區的警察們踩著“風火輪”般的警用平衡車,穿梭於人流如織的步道,以“三頭六臂”守護一方平安。
暮色中的石林風景區,“風火輪”的藍紅光暈在步道上流轉。 你看,“哪吒”們又踩著“風火輪”,向著羣衆需要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