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作者: 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17-09-20
石林勝景(楊新民攝)
石林因石而名、因旅而興,是雲南的老牌旅遊目的地之一,也是全國知曉、世界聞名的旅遊名片。石林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世界喀斯特地質地貌的精華,景觀匯集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森林等自然風光,保護區面積達350平方公里,包括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圭山國家森林公園、芝雲洞、奇風洞八大自然景點。同時,石林擁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彝族文化“七個一”享譽海內外,與奇特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互融共存。
美麗之約(所文亮攝)
為適應旅遊發展的新趨勢、新特徵、新方向,石林縣緊扣昆明建設世界知名旅遊城市、國際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的發展目標,圍繞打造國際知名旅遊勝地這個中心,加快推進旅遊轉型步伐,實施了一系列轉型項目,旅遊規划實現新突破、旅遊配套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旅遊管理實現新提升,打造了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等“金字招牌”,石林景區遊覽面積從4平方千米拓展到12平方千米;鄉村旅遊初具規模,糯黑、阿着底、蓑衣山等一批特色鄉村旅遊示范點吸引力不斷提升;旅遊及相關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奇石博物館、冰雪海洋世界、杏林大觀園、銀瑞林國際大酒店、同策戴斯國際大酒店、紅杉湖溫泉酒店、水上石林、石海溫泉等一批旅遊服務配套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接待能力不斷增強,全縣擁有五星級標准酒店4家,四星級標准酒店6家,三星級標准酒店11家,二星及以下標准酒店110家,共擁有住宿床位7700余張;旅遊營銷模式不斷創新,大力開展招商引客活動,在全國省會城市和大中城市共設立旅遊直銷門店107個,吸引了八方遊客前來觀光,推動了旅遊業成為石林縣域經濟發展中最具生機的支柱產業。2016年,大小石林景區入園遊客達40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7億元;全縣接待遊客達53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1億元。
冰雪海洋世界
糯黑石頭寨
水上石林溫泉度假村
石海溫泉遊泳池
石林的旅遊雖然在不斷進步,但旅遊產品單一、旅遊與文化融合度不夠、遊客“留不下來”、旅遊經濟綜合效益不高等現狀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加快旅遊轉型發展,已成為發展之要、當務之急,是石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和主攻方向。
蓮花峰(大石林)(楊新民攝)
長湖
面對信息時代、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石林作為老牌旅遊大縣要實現華麗轉身,必須走全域旅遊發展之路,充分發揮優勢、着力補齊短板,內部抓提升、強統籌,外部抓開放、樹形象,不斷提高旅遊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一是定目標,到2018年,成功創建為全國全域旅遊示范縣;到2020年,力爭全縣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億元,把石林旅遊業打造成百億元大產業;到2030年,建設成為國際知名旅遊勝地。二是修規划,加強旅遊產業發展規划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划的配套銜接,全力推進“多規合一”,促進旅遊與產業、城鄉、生態建設等融合發展、一體推進。三是強基礎,改造提升乃古石林、大疊水和長湖景區服務設施,加快高鐵站配套設施建設,突出景區景點互聯互通,實現全域旅遊“四個一”(即一張全域旅遊圖、一條旅遊環線、一個智慧服務平台、一張全域旅遊通票),把“珍珠”串成“項鏈”。四是引項目,加大旅遊項目引進力度,引進一批產業鏈條長、輻射面廣、帶動性強的種子項目,大力推進特色旅遊小鎮建設,不斷健全旅遊要素,豐富旅遊產品。五是強品牌,實施政府主導、企業聯動、媒體跟進的合力營銷策略,增強石林旅遊品牌美譽度,鞏固提升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等品牌的影響力;深度挖掘阿詩瑪文化內涵與價值,強化文創產品開發,注重旅遊產品和阿詩瑪系列旅遊商品開發,在服務設施中植入文化色彩,在旅遊商品上體現民族特色,打響“阿詩瑪”品牌;大力開發節慶產品,做強“東方狂歡之都”,做大“中國情歌節”,做響“密枝節”等節慶品牌,進一步增強石林節慶品牌影響力。六是抓整合,高位統籌各種資源,在產業融合、項目推進等方面打出“組合拳”,整合全縣優勢旅遊資源,凝聚全域旅遊發展合力。全力推進滇東南喀斯特山水旅遊圈龍頭建設,加強與紅河、文山等區域景區景點的聯動發展,通過景點整合、功能互補、線路對接等方式,努力在提升旅遊產品知名度和旅遊產業綜合效益上實現合作共贏。七是重保護,認真落實《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積極制定《阿詩瑪文化傳承與保護條例》,全力保護好石林世界自然遺產這一瑰寶,傳承好阿詩瑪文化這一珍貴遺產。八是享健康,充分利用氣候、生態、環境等資源優勢,推動生物醫葯、健康管理、康體休閑、養老養生等健康產業發展,推進杏林大觀園養老公寓、幸福天倫養老養生產業園等大健康產業項目,打造“葯、醫、養、遊”一體化的大健康產業體系。九是勇創新,在招商引資上樹牢“舍得”意識,對輻射面廣、帶動性強的旅遊項目舍得投入、舍得付出;對有利於旅遊轉型和補齊要素短板的項目堅決支持、大力扶持。在機制體制上以市場為導向,突出提質增效,全力推進全域旅遊體制機制改革,理順旅發委、管理局、旅遊局、旅管會、旅遊集團公司關系,逐步實現政、事、企分開。十是民共享,充分發揮旅遊產業帶動功能強、吸納就業能力強、就業門檻相對較低的優勢,加快推進“農旅互動、工旅互通、商旅互贏、文旅互融”,拉長旅遊產業鏈,讓更多群眾參與到與旅遊相關的產業和服務中來,讓旅遊的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在老百姓的腰包里,體現在老百姓的笑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