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本溯源 > 石林地質傳奇

石林典型現象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5-11-05

【石柱上的“橫線”】

高大的石柱總可以見到一些近水平的橫線,將石柱分成節狀。 從遠處看, 這些橫線可以相互連接, 大體在一個水平面上。 它們是岩石的層理面, 是石灰岩在水中沉積時形成的。

【石林與石芽】

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 高的叫石林, 矮的叫石芽。 石芽與石林是繼承的關系, 石芽不斷增高, 就變成了石林。

【石林的顏色】

石林的顏色豐富多彩,整體看,大石林為灰色,乃古石林為黑色;細看,石柱上還有紅色、褐色、黃色等,然而這些都非岩石的本色,而是岩石出露地表后,由於風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特別是藻類的生長)而改變的。

【穿洞】

岩壁上一些很大的空洞是早先地下暗河的通道, 后地殼抬升, 水位下降, 這些通道也就暴露在了地表。

【白雲洞】

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岩層的層面和裂隙進行溶蝕而形成的地下空洞。洞中有豐富的洞穴沉積,如石鍾乳、石筍、石柱、石幔等。石林與溶洞一起構成了從地上到地下的立體喀斯特。

【石柱上的空洞】

岩石上的空洞是地下水原先的通道,當岩石還未出露地表時,地下水就在這些空洞中流動。持續的溶蝕作用使空洞口徑不斷擴大,彼此貫通,形成縱橫交錯的管道網。后由於地殼抬升,地下水位下降,早期的管道被廢棄並出露地表。

【石林間的小湖】

石林間常有一些清澈寧靜地小湖,稱為“溶蝕湖”。 從天而降的雨水, 自上而下沿岩石表面溶蝕, 又在岩石錯綜復雜的裂隙中迂回穿梭, 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 湖水下面又與暗河相通, 將溶解的物質源源不斷地排向外圍。 如此不斷的塑造着石林地貌。

【石林間的空地】

高大的石林間有一些狹長的空地, 遊客可行走其間。 這些空地稱為“溶蝕廊道”。 原先這些空地也都有岩石, 只是因為比較破碎, 強烈的溶蝕作用使岩石被水溶解和帶走了。

【苔蘚與藻類】

石林岩石的表面生長着許多苔蘚和藻類等低等植物, 它們不僅改變了岩石表面的顏色, , 而且這些生物的生長分泌有機酸, 在岩石表面形成許多細小的溶窩﹑溶斑。 改變着岩石的表面微形態。

【石林形成的先后關系】

石林的形成有先有后,其先后順序稱為石林的“世代關系”。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高度上的石林。遠處的石林位置較高,形成在先。近處的石林位置較低,形成在后。

【石林與植被】

長期的地質演化、地理變遷和自然選擇,形成了與石林地貌相協調的喀斯特植被類型和生態系統。這里生長的多為地帶性長綠闊葉林,與石林地貌的組合自然而和諧。

【差異溶蝕】

乃古石林的岩石表面凹凸不平, 如浮雕圖案, 又如象形文字, 這是由於差異溶蝕作用引起的。淺色的石灰質岩石容易被水溶蝕, 往下凹陷。 深色的白雲質岩石抗溶蝕能力強, 往外凸出。

【被烘烤的古老石芽】

有些石芽表面黑乎乎的,是被熾熱岩漿烘烤后留下的痕跡。

這些石芽形成於2.6億年前,后來由於火山爆發,被火山岩覆蓋了兩億多年,近期才得以重見天日。

【一些石柱為什么會倒塌?】

石柱的倒塌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溶蝕垮塌”,即由於底部溶蝕,石柱頭重腳輕,失去平衡而倒塌。二是“動力倒塌”,即石柱受到外力影響,如地震等而倒塌。

【岩石上的黃色條紋】

石柱和岩壁表面上常有一些黃色條帶,它們並非岩石本身的顏色, 而是水漬,即水流動的痕跡。雨季時, 岩石表面匯集的水在這些部位流動, 水中的鐵質 泥質等沉淀在岩石表面上, 便形成了黃色。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