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动态 > 景区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3-11
资本和潜力决定了实力和特点,实力和特点成就了突破的支撑。由此,新石林的定位为“三个转变”:高水平的喀斯特休闲度假胜地,吸引高端游客成为旅游精品,实现从自然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实现国内名牌的转变、实现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综合型的转变。
围绕“三个转变”,石林将构建设“两个旅游圈”:一是以石林为中心,带动乃古石林、长湖、大叠水等8个景区的发展,并辐射宜良九乡、陆良彩色沙林、泸西阿庐古洞、丘北普者黑、弥勒白龙洞等;二是以石林旅游为龙头,构建昆明大旅游格局,带动昆明大旅游发展。
2010年,石林接待游客稳定在250万人次左右,力争达到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亿元,综合收入20亿元,争创优秀旅游城市。
石林旅游发展的新规划和新目标,定位了作为云南旅游“名片”的石林,在昆明旅游发展中的责任。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5年后,石林的旅游综合收入为旅游直接收入的5倍。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对目前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旅游收入的石林来说,就是“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最直观的表现。
怎样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石林把“实施品牌化、特色化和产业化”确定为“三大战略”,并且已经有所动作,有的已经成为现实。
实施品牌化,就是争创国内3品牌国家 5 A 级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和彝族撒尼口传叙事长诗 《阿诗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同时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施特色化,就是突出世界喀斯特自然特色、突出阿诗玛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昆明大花园生态特色、深度开发休闲、度假、健康、生态、科考、会展旅游,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实施产业化,就是延长产业链,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县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阿诗玛民族文化产业、扩大景区游览范围、建设高档次康体、休闲、度假、购物项目、创建品牌……石林旅游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已有初步的具体设想,正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稳步进行。
近期,石林将做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争取2006年一次申报成功,做好申报国家 5 A 级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工作,做好《阿诗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2006年内,石林就将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数字化石林等建设,同时改造提升景区服务设施,仅厕所改造就统一按照国家 5 A 级景区的标准建设;2至5年内,石林将进行景区外围环境、石林古城、阿诗吗玛文化生态园等7大项目的建设。
目前,石林古城、阿诗玛文化生态园已有了初步的规划并局部开始了前期建设。石林古城占地1700亩左右,共有旅游、人文、运动健身、文化娱乐、人居开发等5大带区,日可容纳游客上万人,基本满足游客吃、住、行、娱、购的需求。
石林将扩大李子园、步哨山等一批新景点,组成新的旅游线路,扩大景区可观风景和游览范围。据介绍,这些扩大的旅游新景点建成后,石林的旅游主景区将由目前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至少扩大了3倍。
石林围绕阿诗玛民族文化产业的打造列出了时刻表。
1至2年内,石林将完成撒尼人民居风格、拍摄“阿诗玛”影视作品、打造“阿诗玛”歌舞剧、提升“火把节”、建设喀斯特地貌博物馆等6项重点工作。
预计2至3年内,阿诗玛东路、双龙小街两条文化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云南阿诗玛民族歌舞团将建成。
4至10年内,石林五棵树“中国彝族第一村、西街口“中国大三弦之乡”、阿诗玛文化景观大道、长湖撒尼风情园、阿着底“彝家乐”风情园、糯黑民族文化生态园、圭山边纵红色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将开发建成。
位于昆石高速路、西桥公路等道路路口的阿诗玛文化生态园占地260亩,草坪、灌木、乔木等树种,将以“四季色彩”分层次呈现在人们面前,用石头雕刻的“牛头”、“大三弦”等雕塑,尽显石林民族文化特色……
石林的“石头”和“包头”,是自然和文化完美结合的世界品牌。石林建议:把石林列为昆明市、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基地,把石林列为昆明旅游产品加工基地,充分利用石林民族饰品、石工艺、民族刺绣、卤腐等众多旅游产品资源,将昆明旅游商品加工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到石林,重点开发绿色食品、民族工艺、服装服饰等旅游产品,延长石林旅游产业链,促进石林旅游的新转型。
石林作为云南、昆明的“旅游名片”,其新旅游的发展对云南旅游有着积极的作用,要确保石林新旅游目标得到实现,石林需要从规划、建设、宣传、包装、项目引进、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
《中国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