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旅遊資訊
作者: 來源:“石林融媒”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4-06-06
“端午”“粽”享快樂!
石林街道2024年“我們的節日——端午”暨“石林歡歌四季村晚”民族團結大舞臺夏季村晚展演,精彩晚會,不見不散!
親愛的朋友們,6月8日週六晚,讓我們相約石林街道五棵樹村火把廣場,盡情欣賞民族的文化、享受大三弦的狂歡、體驗篝火的激情,暢遊喀斯特的精華。
時間:2024年6月8日(星期六)20:00-21:30;
地點:石林街道五棵樹村火把廣場;
內容:特色文化展演(石林街道和摩站村專場)。
宜居宜業和摩站村
和摩站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街道,地處石林街道西北邊,距石林街道辦事處所在地5公里,離石林火車站僅3公里,交通方便,距縣城17公里,東鄰天生關,南鄰北大村,西接普豆村,北鄰站屯,轄和摩站、寺背後、高石哨、石板哨4個村民小組。 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地租和務工收入。
和摩站村發展優勢明顯:一是歷史悠久。 和摩站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是茶馬古道昆明至曲靖重要的中途驛站,村內至今保留著當年馬幫路過的痕迹,為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開展鄉村旅遊提供了豐富的內涵; 二是自然景觀資源豐富。 馳名中外的石林風景區的一個重要景點乃古石林就位於和摩站村範圍內; 三是民族特色突出。 寺背後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民族文化濃郁、民族關係和諧的基礎,利於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 四是交通便利。 五是農業科技企業聚集。 村域內有石林龍暉野生動物科研中心有限公司、雲南雲彩金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農業科技企業聚集。
按照補短板、强弱項、揚優勢的思路,圍繞石林街道“一鎮五區兩園八業”的發展重點,根據村莊歷史悠久、自然景觀資源豐富、民族特色突出、區位優勢明顯等實際,以和摩站村小組為覈心,依託乃古石林景區、臺灣農民創業園、農業科技企業聚集、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建設集遊客接待、農產品銷售、餐飲等一體的綜合鄉村旅遊服務中心,以改善居住環境、完善農田配套設施、培育當地特色種植業、鞏固民族團結入手,多措並舉輻射帶動高石哨村小組完善旅遊配套設施; 石板哨村小組培育連片特色果蔬種植; 寺背後村打造民族特色旅遊+特色果蔬種植,發展自然風景觀光+民族特色+農業體驗式的現代田園綜合體。
找准產業發展定位,推動農文旅融合。 一是“鄉村旅遊”模式促增收。 依託現時村內保留的部分茶馬古道遺址,立足鄉土特徵、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提升村莊風貌,把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打造“馬蹄記憶”體驗式旅遊,吸引更多城裡人、年輕人前來“打卡”,帶動消費。 二是“村企合作”模式穩增收。 引進企業在高石哨村建設集田園小院設計開發、養老社區運營、養老服務提供和培訓、智慧養老為一體的社區,建立“黨支部+公司+社區+農戶”聯動機制,盤活閒置資源、提供就業服務。 三是“龍頭帶動”模式助增收。 採取茶馬古道+香料選取+合院式村寨的空間有機組合,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能人指路、產業鋪路、弱農上路”,動員村民發展庭院經濟18戶,種植25畝香料作物,與石林興滇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負責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農戶栽種,採收後公司統一收購,保障農戶持續增收。 依託十裡香茶品牌,以土地和苗木入股,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打造農創IP,因地制宜找到鄉村共富新路。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靚麗風景線。 一是深化農村垃圾治理,堅持“日常保潔+專項整治”,建立扁平化管理機制和領導包保責任制,清理“五堆”等問題,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進行動態清零。 二是深化農村改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行、推廣以“三格式”糞池為主的技術成熟的農村衛生廁所改廁模式。 對全村248戶用無害化廁所建設和改造,對廁所糞污進行有效處理或資源化利用。 三是深化生活污水治理體系,堅持“分類治理+因村施策”,對4927米污水收集管網進行改造,建設一座日處理40噸汙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治理率達80%以上,收集處理率達80%以上。 對村莊農戶生活污水排放進行全面排查整治,重點整治廁所、廚房、洗漱排水,截斷農戶家庭生活污水直排外環境。 從大面整治轉向深入精細化治理。
提高鄉村善治水准,培育新風文明。 一是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旅遊綜合服務公司。 吸納部分村組幹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致富帶頭人及合作企業團隊代表擔任公司領導層,招聘專業團隊對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採用村集體+社會資本的模式,實行股份制經營管理,將集體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造入股,村民資產折價入股。 二是推行“六治融合”治理體系。 推行網格化管理、數位化賦能、精細化服務,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數位化鄉村治理管道。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領域問題治理,引導羣衆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三是全力構建“積分微治理生態系統”。 製定了《高石哨村鄉村振興積分制管理辦法》,對熱心參與村級事務、公共服務、公益事業的村民實行即時計分,村黨總支根據分值兌換相應的物質獎勵。 引導廣大村民做好事、行善事,一月一評比、一季一兌換,依據積分結果授予榮譽稱號、兌換公車年卡、健康體檢等獎勵,積分前3名和後3名分別在紅黑榜進行公示,現時累計用20萬多積分兌換52批次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壯大强村富民產業,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一是清理閒置空地和拆除老舊房屋,由村集體投入資金90.8萬元,按照每平方米200元的補償標準,對現有40餘幢老破舊、危房、烤棚、畜圈等進行拆除,拆除後的空地收歸集體進行統一規劃建設,騰挪空間6688.56平方米。 積極調動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由村集體出資,對村內1000餘平米進行綠化,打造集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於一體的田園體驗村。 常態化推進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風格各異、相得益彰的美麗庭院。 二是推動村集體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共同參股成立資產資源運營公司,將老院落、烤烟房改造成民宿、水吧、餐廳、農特產品銷售中心,逐步實現“利潤留村莊,房舍變客居”的庭院經濟,發動本村工匠及村民參與村集體項目建設,以本土資源為基礎,推動“農業+”多業態融合發展,聯農帶農開創農業發展的“好錢景”。 三是設立黨員羣衆獎勵補助資金,用於村民積極帶動參與項目發展的“獎勵性補助”,對打造美麗庭院、帶頭發展民宿、餐飲等項目進行獎勵,用小資金撬動激發村民內生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