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雲南石林:美麗“卓切”“彝居”宜人

作者:  來源:轉自石林發布  發布時間:2018-03-24

五棵樹村委會

“五棵樹村以前是在石林風景區里,經濟發展情況一直比我們小箐村要好,現在搬遷到我們村附近,看他們發展越來越好,不能說不羡慕。”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街道小箐村開餐館的老板普宗華對隔壁村的羡慕之情流露於表,五棵樹村的發展,也帶動着他家的生意。 

五棵樹村,彝族撒尼話叫做“卓切”,意為“富有的村子”。基於石林景區旅遊的發展,2010年實施整體搬遷至距離景區2公里處的新址,又名“石林彝族第一村”。 

近年來,通過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的建設,彝族撒尼人在勤勞致富的同時,不忘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使“卓切”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村子更加美麗宜居,更加幸福和諧。

依托資源 發展產業

陽光和煦的三月,來到美麗的五棵樹村,獨幢的小院,整潔的村路,寬闊的廣場,村中千余村民里94%都是彝族撒尼人,保留着濃厚的彝族村落氣息及最傳統的撒尼生活方式。

五棵樹的今天,要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1980年代初,石林作為景區開始整體開發、興起旅遊熱潮,住在景區內的五棵樹撒尼群眾看到了謀生的新出路,與世代相伴的喀斯特山石成了“可以賺錢謀生的風景”。

“那時候,我們村的大部分群眾陸續從傳統的農業種植者轉型成為旅遊從業者,群眾開始做起了民族服裝出租、旅遊商品銷售、導遊講解員、景點攝影快照、餐飲住宿等旅遊服務業。一時間,旅遊成了兩三代人賴以為生的飯碗,時至今日超過30年。”說起五棵樹整村從事旅遊行業的發展歷程,五棵樹村委會農經員張智有感而發。

隨着高鐵開通以及石林周邊高速路網通車,便捷的交通網絡以及豐富的旅遊產品,使得石林成為昆明、玉溪、曲靖、紅河等周邊地區市民家庭周末短途出遊的主要備選地之一。五棵樹村依托着石林風景區,因旅遊的發展而興起。

“當時搬出來的時候,村民們還是有顧慮的,每人只有五分地,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張智說,搬過來之后,政府給予支持,立足於“彝族第一村”的定位,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五棵樹村順勢而謀,主動適應旅遊市場發展變化,從黨建、和諧、幸福、發展、環境5方面共促轉型,探索出了一條“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新路子。

據介紹,五棵樹村里成立了石林風景區農工商集團總公司,組織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走出去”,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不斷尋找旅遊發展新路子,帶領村民融入和服務石林全域旅遊大局,讓群眾生活更加富足幸福。

目前,全村671名適齡勞動力中有625人從事景區旅遊服務行業,人均年收入約3萬元。去年,公司實現集體資源性收入、經營性收入1500余萬元,村民人均獲得了8000元分紅。

農旅融合 以旅哺農

彝族第一村

“石林離昆明近,閑暇時間經常帶着娃娃過來這里休閑,這邊的民宿很有特點。”來自昆明的遊客劉新華說,石林已經從原先單一的景區旅遊發展到多元化旅遊,新增了冰雪海洋世界、台創園等旅遊的好去處。

“到冰雪海洋世界的遊客大部分都是家庭出遊,村子里原先沒地方住,有的遊客甚至會去村民家里借宿。”而立之年的普向福說,高中畢業之后,當過導遊、做過攝像。起初每個月還能收入3000元,可是隨着數碼相機和手機產品更新換代,到2016年,每個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普向福面臨着要么轉型、要么被淘汰的抉擇。

因為長期從事旅遊行業,和遊客打交道多,普向福比較熟悉遊客的心理和需求。於是,普向福決定改建自家的房屋來做民宿。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全國做得好的民宿裝修風格找來看,再結合本地特色,采用彝族傳統木質結構住房為框架,床品、靠枕、窗簾則融入了彝族刺綉裝飾,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時,加上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和精致藤椅搖籃,混搭現代風格。去年5月,他的客棧正式開門迎客。

轉型做客棧以后,普向福的家庭收入翻了一倍不止。他說,“原先和妻子兩人都在景區做快照,一個月總共收入5000元左右,現在開客棧,每個月收入能到1萬多元。”

從景區攝影師到民宿老板,普向福的轉型只是村子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村內已有32家民宿,還有做刺綉的,開小賣部、餐館的,村里也建立了電子商務平台,收入渠道慢慢多了起來。”張智說,村集體還在景區附近做起了生態果園,有楊梅、李子、桃等水果,現在吃喝玩樂都有,要把遊客留下來,盡力讓客人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

傳承文化 開創新篇

彝族第一村

美麗的村子建設好了,人們的收入也節節攀升,當時分管村內體育文化的張智覺得村子晚上太安靜了,應該讓村民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

經過一番思索,張智與村委會干部討論過后,向上級積極申請資金,找老師來教村民跳大三弦,這個項目很快就得到了落實。

“村民的生活提高了,但是文化生活不能丟掉,當時就想着把傳統的文化做起來,也帶動遊客參與,這不僅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提高整個村的人氣。”張智說,在石林縣民族宗教局的支持幫助下,村里面建起了非遺傳承展示館和民族文化廣場,每周二和周五晚上八點都准時舉行篝火晚會,帶動附近村寨的村民及遊客參與其中,現在村里的民族文化氣息更加濃厚了。

彝族第一村

石林縣民族宗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彝族第一村從規划的那一天起,在文化上,就以彝族撒尼文化為主線,兼收並蓄其他彝族分支的文化,以村落為展示背景,以生活化、原生態的方式傳承和發揚彝族文化精華,給遊客完整的彝族文化體驗及充足的休閑娛樂空間;經濟上,依托石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龐大客源市場,大力發展鄉村遊和休閑體驗遊。

未來,五棵樹村將在現有已引進水上石林度假村項目,寫下旅遊“水文章”基礎上,依托彝族“火文化”,打造“天天火把節”、彝族長街宴,對村內423套彝族民宿優化功能分區,以街區為單位規划打造特色美食一條街、客棧酒吧一條街、名優特產一條街,讓遊客有更多旅遊體驗和玩場。(來源:民族時報)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