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作者:李菊娟 熊明 來源:雲南日報 發布時間:2017-06-01
到台創園萬家歡都市農庄摘藍莓,在杏林大觀園吃葯膳泡溫泉,去冰雪海洋世界看海豚表演……除了石林風景區,如今到石林彝族自治縣休閑旅遊花樣越來越多。尤其高鐵開通后,去石林度假更成為昆明和周邊市民出遊的選擇。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僅台創園就接待遊客2.2萬余人,冰雪海洋世界接待遊客1.5萬人。近年來,老牌旅遊大縣石林縣大力實施全域旅遊戰略,從單純的“觀光式”傳統景點旅遊到休閑的“體驗式”全域旅遊,全面加快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步伐。
旅遊資源全域統籌
旅遊業在石林縣域經濟發展中占據着重要的位置。多年來,憑着境內獨一無二的“天下第一奇觀”石林風景名勝區,石林縣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1993年至2000年期間年均接待遊客在130萬人次左右;到2011年,接待遊客首次突破300萬人次。去年,大小石林景區入園遊客達40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7億元;全縣接待遊客53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41億元。
隨着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遊客旅遊方式的多樣化,近年來石林旅遊產業發展暴露出產業鏈條延伸不夠、旅遊產品結構單一、“客難留”等問題。
由“觀光遊”向“觀光遊、休閑遊、度假遊”三者並重的深度體驗遊轉型,促進傳統旅遊向現代旅遊轉變,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成為石林縣順應旅遊業發展趨勢、補齊發展短板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遊,規划先行。去年,石林縣制定了全域旅遊發展規划,全縣各類規划都需服從服務於旅遊發展規划。規划以全域旅遊資源整合為基礎,以擴容全域旅遊發展空間為載體,以全域旅遊要素供給為保障,豐富旅遊體驗項目,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強化生態養生、休閑度假功能,拓展旅遊產業,提升石林旅遊的市場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加速構建“1心3帶4區8寨1環”的全域旅遊空間發展格局。以石林觀光休閑、度假旅遊為核心,重點發展石林大道城市旅遊經濟帶、巴江生態休閑旅遊經濟帶、九石阿旅遊專線阿詩瑪文化旅遊特色經濟帶,乃古石林自然遺產展示和台創園生態農業休閑度假區、大疊水戶外旅遊體驗區、長湖休閑康體旅遊度假區和圭山生態及紅色旅遊區;打造彝鄉八寨,形成一條便捷的自駕車旅遊環線。
把全城作為景區打造。提升大小石林景區旅遊服務設施、改擴建石林環島及周邊道路,長湖景區旅遊專線、大疊水景區旅遊專線全面啟動。每年按石林旅遊直接收入10%安排資金作為全域旅遊發展資金,用於發展全域旅遊項目。
據了解,《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22條規定出台后,石林縣及時召開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專題工作會議,認真分析石林旅遊市場秩序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安排部署石林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
石林風景名勝管理局綜合執法處副處長周偉慶介紹,該局積極協調各部門加強景區旅遊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加強日常亂擺攤設點、遊動兜售、喊客拉客等擾亂景區市場秩序的打擊力度,不斷規范景區經營企業、經營戶的商品質量、服務質量等工作。加大對石林風景名勝區停車場、遊客中心、生態園、外景區域喊客拉客擾亂旅遊市場秩序人員的管控力度。今年以來石林景區共制止喊客拉客186起,制止遊動兜售76起,檢查導遊行程18764人次。交警部門開展交通整治,保障石林景區旅遊交通安全通暢。進一步規范旅行社經營,對石林縣旅行社的旅遊合同、旅遊投訴糾紛、帶團旅遊安全及旅遊車輛等內容進行了監督檢查。
對於遊客的旅遊投訴,周偉慶介紹,按照景區投訴服務承諾的要求,快速處理遊客投訴,確保48小時內給予答復,以保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石林景區接到遊客投訴10起,旅遊監察對投訴件進行調查、核實,並積極與當事人溝通、協調、解決,遊客滿意率達到100%。目前,旅行社組團到石林的遊客數量雖然下降,但散客量明顯呈上升趨勢。
作為一個年接待超過400萬人次遊客的景區,優化旅遊環境、提升服務質量一直是石林的“大課題”。石林風景名勝管理局局長周林春介紹,石林不斷健全智慧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景區景點、賓館飯店、交通樞紐、重點區域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信息共享平台;構建全域旅遊標識系統,建立功能健全、信息完善、富有特色的國際旅遊標志。提升自駕遊、自助遊散客服務功能。據介紹,隨着今年下半年石林智慧旅遊服務平台的推出,遊客只要打開手機就能查找到石林哪里有好吃、好玩、好住的地方。
通過與企業、旅行社合作,加大營銷宣傳力度,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舉辦600場推進會,加大節慶、會展活動等營銷模式,多方位立體宣傳旅遊產品;不斷豐富“吃、住、行、遊、購、娛”旅遊產品,滿足遊客需求,完善旅遊服務配套功能,吸引遊客到石林旅遊。
旅遊產業全域帶動
緊鄰石林景區的鹿阜街道五棵樹村,一棟棟統一建設的小別墅充滿了彝族風情。村民家里開起了客棧、酒吧,銷售彝族手工藝品等,旅遊業成為村民致富的主要來源。據五棵樹村民委員會黨總支書記普國亮介紹,村里抓住石林縣發展全域旅遊的機遇,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村寨,除了建成水上石林、斗牛城等項目外,還積極打造酒吧客棧一條街、民族特色餐飲一條街、旅遊工藝品和地方名優土特產品一條街,去年村里集體收入達900多萬元。
“抓牢旅遊這個主導產業發展的‘牛鼻子’,以全域旅遊為抓手,推動旅遊與農業、工業、文化和其他服務業的高度融合,全力打造國際知名的遊客聚集地、集散地和目的地。”石林縣委書記冉德濤認為,要下好“旅遊+”這步棋,延伸產業鏈,讓全域旅遊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旅遊與農業融合。連續兩年舉辦的石林人參果旅遊文化節,打響了“石林人參果”的品牌,把單純的人參果種植,打造和培育成集生態、休閑、觀光、品牌營銷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產業項目。目前,全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共有1000余戶農戶種植人參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去年總產值近1.5億元。
——旅遊與服務業融合。以萬家歡、印象煙庄為龍頭的現代都市農庄,以錦苑、大漢為龍頭的花卉產業園,以生龍、龍暉為代表的特色養殖中心,以杏林大觀園、莎多堡汽車酒店為代表的養生度假中心,台創園構建了以農產品加工、休閑旅遊、特色種植、生物技術等為主導產業的新格局,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49家,其中投資億元以上企業9家。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園區將強化發展導向、優化園區規划,推動農業與旅遊、文化、現代服務業的有機結合,申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扶持壯大10家左右有規模、上檔次、高品質的都市農庄,將台創園建成雲南農旅融合示范區、全域旅遊先行區、現代高原特色農業和大健康產業領跑者。”
——旅遊與文化融合。該縣依托阿詩瑪文化,大力推廣民族文化旅遊活動,即遊覽一個民族村寨,觀賞一台民族歌舞,品嘗一餐民族風味,購買一件民族商品,歡度一次民族節日。2018年底前將完成石林阿詩瑪劇院建設,2020年前打造一台大型石林阿詩瑪文化演藝節目,做強“東方狂歡之都”,做大“中國情歌節”,做響“密枝節”等節慶品牌,打造天天火把節、牛王爭霸賽、情歌大匯等旅遊品牌。以節慶為載體,重點圍繞乃古花海旅遊節、石林美麗鄉村旅遊節、阿詩瑪文化節等,每月開展一個主題活動並推向市場。
——旅遊與健康養老融合。泡溫泉、品葯膳,感受中葯傳統文化,杏林大觀園在2016年吸引了30余萬人紛至沓來。目前,杏林大觀園規划了中醫葯文化旅遊板塊、養生養老度假板塊、服務與環境設施板塊、觀光農業板塊,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占總投資的30%左右,未來還將規划建設養老度假社區、醫葯古鎮杏林庄、五星級會議酒店等。
●短評
推進全域旅遊 實現轉型升級
石林的基礎在旅遊、潛力在旅遊、出路在旅遊,旅遊興則百業興。這在石林縣廣大干部群眾中形成了共識。
發展全域旅遊,“旅遊+”產業融合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開辟了更大的空間。通過培育“旅遊+農業”“旅遊+文化” “旅遊+養生養老”等項目,石林旅遊業的業態創新成效初顯。發展全域旅遊不僅成為驅動經濟轉型的動力,更成為驅動經濟升級的動力。
如何從“小旅遊”格局向“大旅遊”格局轉變,讓旅遊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石林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