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石林沙布瑪組合喜獲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5月第四場冠軍--直接晉級年度黃河歌王爭霸賽

作者:市場營銷處  來源:石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發布時間:2017-05-19

春的滋潤,夏的錘煉,我們所耕耘的果實,希望的果實——沙布瑪,今天已然成熟。在這個草木欣然、山川疊翠的5月,石林沙布瑪4人組合以彝族撒尼漢子的典型形象站到了山西衛視品牌欄目《歌從黃河來》的舞台上,一首首經典的原創民歌唱出了彝家人的陽光與幸福,熱情高亢的歌聲猶如黃河奔騰之水沁人肺腑,點撥着台下每位音樂人的視聽思緒。這期比賽選手一共有六組,通過抽簽兩兩PK,獲勝的三組由評委決定一個名額直接晉級年度黃河歌王爭霸賽,剩下的兩組則和未獲勝三組選手中由現場100位大眾評審投票選出的一組爭取最后一個晉級名額。沙布瑪組合憑借扎實的唱功和台風,從第一輪就得到評委的全票通過,取得直接晉級名額,並且喜獲5月第四場冠軍。一路的比拼和點評,沙布瑪組合用歌聲徵服了《歌從黃河來》的民歌舞台。沙布瑪組合的歌唱更像歌中傳唱的彝家玉米酒,醇香綿甜,后勁十足。那甘醇的玉米酒香如今已飄出了高原彝鄉,飄渺在黃河流域的山水之間。預祝沙布瑪組合實現“黃河歌王”夢想。

《歌從黃河來》節目簡介

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是中國首檔民歌原創音樂風情節目,全景展示民歌風情,打造中國最權威民歌賽事,節目定位廣大民歌音樂愛好者,以中國民歌為載體,講述中國人、中國事、中國情,通過全國各地民歌手的精彩表演,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傳遞正能量、大力弘揚中國民歌。節目從2011年開播至今已有六年。六年來,在民族之聲中《歌從黃河來》找到了創新的亮點,找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節目中意味深長的民間歌曲,選手們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不僅給喜歡唱民歌的人提供了表現才藝的舞台,給喜愛聽民歌的人提供了欣賞民歌的空間,更成為了一個民俗文化宣講的平台。節目累計民歌手資源2000余人,改編和整理民歌曲目3900多首,截止目前共制作播出200多期。

沙布瑪組合簡介

玉米是包谷,包谷叫玉米,彝語是沙布瑪。沙布瑪組合,由四個來自石林彝家山寨的漢子組成,他們的音樂,頗具民族特色,他們的歌聲,傳遍了彝家山寨,他們的名氣,沖出了彝鄉,在南方雲之下的紅土地上久久回盪。

沙布瑪組合2014年12月成立以來,參加過許多演出,得到過許多大獎:

2014年底參加中國旅遊衛視“最美中國巨人之聲”榮獲二等獎

2015年2月參加出彩中國人雲南賽區優秀獎

2015年5月參加曲靖市首屆共圓中國夢,放飛珠江源“宏潤杯”歌手大獎賽榮獲冠軍,同年6月在曲靖廣播電台做專題采訪。

2015年6月被邀參加重慶“2015巫山民俗旅遊對歌節”

2015年7月被邀參加2015中國雲南普者黑“花臉節”的晚會演出

2015年8月被邀參加“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聲樂作品”展演。同月被邀參加“第二屆中華情歌大集、2015年中國石林七夕情歌大匯”的演出

2016年2月參加陸良縣春節晚會演出

2016年3月參加春城文化節開幕式演出

2016年3月參加鹿阜街道辦、圭山鎮、西街口鎮的文化下鄉演出

高玉忠:藝名沙布支(玉米酒的意思)

雲南彝族撒尼人,1999年考入石林風景區藝術團為舞蹈演員,2008年改行為歌唱演員;2009年至2012年擔任石林風情藝術團團長;現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大三弦)傳承人。2014年12月組建“沙布瑪組合”,任團長並擔任各聲部和聲演唱。

畢路達:藝名沙布池(玉米根的意思 )

雲南省石林縣彝族撒尼人,2007年--2009年就讀於雲南省藝術學校,師從於音樂系主任王蒙老師;2009--2011年就讀雲南藝術學院,師從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彝族男高音歌唱家陶建阿成老師;2012年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師從當代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楊學進老師。現擔任“沙布瑪組合”高聲部和聲。

畢永華:藝名沙布卜(玉米包的意思)

彝族撒尼人,1987年2月出生於雲南省石林縣北大村鄉老挖村,畢業於雲南省昆明市藝術職業學院。現就職於石林風景區藝術團獨唱演員,並擔任“沙布瑪組合”低聲部和聲。

王畢衛:沙布思(玉米飯的意思)

彝族撒尼人,1986年11月生於雲南省石林縣長湖鎮海宜村委會;天生具有即興演唱的功能。現就職於石林風景區藝術團獨唱演員,並擔任“沙布瑪組合”主聲部。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