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國際論壇落幕

作者:侍偉  來源:中國石林網  發布時間:2014-06-06

6月5日,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系列論壇在世界自然遺產地石林落幕。在兩天的論壇中,來自世界遺產旅遊和社區發展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世界遺產地的利益相關者、管理者和政府官員集聚一堂,圍繞“遺產保護.旅遊發展.社區繁榮”這一主題,積極獻計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當地社區發展,形成了一系列立意新、有見地的意見建議,受到廣泛關注。

遺產地為當地社區發展帶來機遇

5日上午,專家學者一行走進彝族第一村、清水塘村、長湖景區以及和摩占村,了解石林遺產地當地社區的基本狀況、“申遺”前后社區的重要變化和問題以及居民的主要發展訴求和願望。

地處石林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的五棵樹村,此前在景區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隨着石林景區的開放,尤其是申遺成功后,全村於2010年底整體搬遷,村民們享受到了更多優惠政策,有90%的勞動力在景區從事照相、環衛等旅遊相關服務工作,經濟收入也由此前的務農收入轉變為現如今的旅遊經濟為主,村民們住進了洋房,開起了小車,生活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專家學者考察石林自然遺產地社區清水塘村

清水塘村地處石林風景名勝區特級保護區,全村風貌保存完好。石林縣委縣政府通過實施以旅哺農政策,於2011年修通了過村的堡所公路,全村通水通路通電視電話,改廚改廁改廄,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2014年,清水塘村被石林縣委政府列為全縣彝族特色村建設計划,計划“背靠石林”發展旅遊業。

對於遺產地的村落保護,專家學者坦言,在保留建築物質層面的同時,還需要更好地保存生產生活的方式和形態,比如民族文化的展示。

專家學者獻計世遺保護社區發展

5日下午的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世界遺產如何更好促進旅遊發展”、“當地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等話題,從管理者、當地社區和遊客三個角度,就如何通過協作實現遺產保護、旅遊發展、社區繁榮的平衡積極參與討論。

對於如何找到遺產地保護與發展的有效途徑?專家學者對認為,遺產地管理者應了解利益相關者在改善提升生活、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利益訴求,加強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和研究,完善相關機制體制,明確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義務。對於石林而言,專家學者討論認為,應充分尊重石林彝族當地村落建築風貌,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才能滿足各方訴求,促進遺產地生產生活發展,使遺產地得到可持續發展和更好的保護。

分組討論交流

從當地社區的角度,專家學者建議政府和管理者應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並進行職業培訓,同時,還可讓遺產地居民講述自己與遺產地的故事,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到遺產地的保護和旅遊經濟中,成為遺產地真正的守護者。

從遊客角度,專家學者討論建議,應采取多種價格機制合理制定門票價格,如針對家庭,可采取打包銷售的方式制定相應價格。專家學者還建議各遺產地針對不同遊客類型,進一步完善住宿、餐飲等旅遊服務設施,使遊客在遺產地有更好地旅遊體驗。

論壇閉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部門主管卡貝絲女士說,此次論壇結果將對遺產地旅遊可持續發展和地方社區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我們一定要保障這次論壇討論交流的經驗結果傳遞到相關部門,並在中國的遺產地得到應用。特別是石林,希望能有一些更具體的行動計划,在社區進行示范。”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