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石林:共建碧水青山宜居家园
五十年来的不懈努力,石林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截止2005年末,全县已有森林面积8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4%。但距“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全面实现“旅游立县”的战略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为此,中共石林县委九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美县”建设,重点实施石林风景区和县城周边4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面山绿化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工程的投入力度,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石林的城市品位和形象,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跨入云南省园林城市的先进行列,使石林成为城市风貌独特、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郁、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生态旅游城市,滇中著名的旅游小城市。
资源保护成绩裴然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加之人民群众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广泛受益,资源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目前,石林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对保护资源和严厉打击私挖滥采、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在35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已经严格划定了特级和一、二、三级保护区,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用于大规模环境整治、大面积退耕还林、清理取缔石材厂矿和剥离景区服务功能;建立了由1000多人组成的县、局、乡、村四级资源保护网络、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和环境资源卫星定位遥感监测保护系统。另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石林景区已投入生态绿化资金6800多万元,新增绿化面积68.3334万平方米,种植各种盆栽花卉128万盆,在保护区范围内完成了荒山绿化造林13100亩,种植苗木178万多株。
园林式的双龙广场,是石林城市居民休闲散步的必然去处
巴江是石林人民的母亲河,在石林县境内全长57千米。上游是举世闻名的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中游从石林县城穿城而过,下游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叠水,沿江两岸居住着石林全县近60%的人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巴江成了一条让人揪心的臭水沟,影响了城乡空气、居住生活环境、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形象。重新恢复巴江母亲河的亮丽容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2003年6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保护环境、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四期投资2.12亿元,启动石林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环境整治和保护工程,对总长度为54.39公里的巴江河道进行截污、拓江、驳岸、蓄水、绿化和岸边园林建设,新建污水处理厂,彻底根治巴江流域的污染状况,使之成为旅游观光型、城市休闲型、农业水利型、城市疏导型、城市排污型五位一体的生态河流。2004年底,全长2200米,总投资5300多万元的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投入巨资治理后的巴江,点源污水得到了有效截留,防洪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绿化面积达11.53万平方米,俨然一个人工植物园,加上320多盏流光溢彩的各式路灯地灯,完全达到了园林城市的标准。许多前往石林的游客慕名而来,把巴江带状公园当成了必看的景点之一。目前,治理总长度为1040米的二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污水处理厂将于年底前开工建设。
“生态美县”快速推进
石林境内昆石路、石安路和石林中路沿线,是石林全面实施“生态美县”战略首批实施的林业生态重点治理区。为确保林业生态治理工程的科学性,县人民政府委托具有丰富规划设计经验的云南省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院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广泛论证。目前,以昆石高速公路石林段“点”、“线”绿化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按照规划,三年内,石林境内昆石路、石安路、石林中路等三条交通要道全长18.2公里的公路沿线将采取造、封、管、补等植被恢复措施,种植和移栽黄莲木、清香木、清香桂、迎春柳、滇朴、云南合欢等50余个乡土树种81.85万株,使进出石林的三条主要交通干道成为石林的绿色长廊和旅游景观大道。
巴江公园如在画中游
另一方面,石林“生态美县”建设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当中,规划将按照自然规律,对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把生态建设、旅游产业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力求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以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石林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石林进一步加大了县城城市改造和环境绿化的步伐,相继启动了莲花池、驾驶员城、昆河公路石林立交桥入口、汽车中转站等四个片区,总面积达5.91万平方米的拆迁还绿工程,工程年内全部完工后,石林县城的绿地总面积可达98.0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可达8.27平方米。
阿诗玛生态文化园泛绿
为进一步推动石林风景名胜区转型升级,去年12月底,投资5000万元,一次性园林绿化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的“阿诗玛生态文化园”开工建设,工程通过科学配置雕塑、绿化、水景、石山等景观元素,塑造了一个既能反映和展示彝族撒尼文化、旅游文化和石头文化,又能满足中外游客动态观赏和休闲活动需求的生态文化活动空间,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目前,“阿诗玛生态文化园”已经建成并对中外游客免费开放,景区外围的生态内涵因此得到了全面提升,成为对外展示石林景区旅游品牌形象的窗口和迎宾广场,进入石林景区的又一个亮丽景点。
生态旅游村试点“一村一品”
为全面推动山区民族聚居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石林县委、政府在九石阿旅游专线沿线选择了维则、糯黑、月湖等7个具有浓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彝族村寨作为试点,每年每村补助10万元经费,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石林首批阿诗玛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村,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县建成一批集民族文化表演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销业、体验休闲度假业、民俗文化旅游业等为一体,民族风情和文化独具鲜明地域特色、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让广大群众借助自身拥有的资源条件,走上富裕道路。
目前,7个试点村均已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全面启动了生态文化旅游村建设,“一村一品”特色鲜明:上蒲草村是云南著名革命烈士毕恒光的家乡,也是圭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活动据点,定位于发展红色旅游;月湖和大老挖村是彝族撒尼人在石林北部的主要聚居区,历史渊源久远,定位于原生态的撒尼历史文化;维则村定位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撒尼集镇,老海宜村定位于撒尼文化的摇篮和传播中心,蓑衣山村定位于多民族文化交融。预计到明年初,7个试点村大部分可建成向游客开放。
巨资扶持“羊进厩、树上山”
为有效解决生态建设和农村生产生活的矛盾,近年来,石林县委、县政府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已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扶持全县农村大力发展山羊高床厩养和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 “一池三改(改猪圈、改厨房、改厕所)”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石林是全省著名的山羊养殖区,但千百年来形成的放养习惯,使发展羊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旅游立县”战略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2003年,石林“圭山山羊产业化建设”项目被列为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建起了梦达尔、万家欢、生龙生态等3个养殖规模在5000只以上的龙头企业和186户农村高床厩养示范户,项目区示范农户每年可获得1500元左右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人均增收300多元。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安排在石林风景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从一开始就站在“羊进厩,树上山”的环境保护高起点上,推广高床厩养,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放养习惯,解决了发展羊产业与破坏生态的矛盾,对石林风景区的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石林县城入口处的驾驶员城片区改造即
将完工,建成后将是进入石林县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按政策规定,凡是建沼气池并配套“三改”的农户,均可获得2000元的财政资金补助,每户农民只需出资450元。据有关部门介绍,到今年10月,石林农村已新建沼气池1.1万个,4万余农民彻底告别了砍柴拉煤的日子,用上了节能环保的沼气新能源。县能源站的技术员算了一笔账: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气可以替代柴禾2500公斤,保护林地3.5亩,全县1万多口沼气池,每年可以减少烧柴2500余万公斤,相当于减少了3500余亩山林砍伐,每年为每户使用沼气的农民增加了1500多元的收入。而在“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还将以同样的扶持政策,新建8000个这样的沼气池,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村的能源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全面实施“生态美县”战略中,石林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和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完善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办法,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引进名、特、优、稀、新品种,提质增效发展旅游观光果园和外销果品生产基地,截止2005年底,全县已有水果面积28149亩,年产量10477.9吨,产值1950.1万元。红梨、葡萄、甜柿、油桃等大宗果品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目前,全县已有一家水果生产企业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三家水果生产企业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五家水果生产企业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其中,石林甜柿已被省市财政列为“名、特、优、新”农产品扶持项目,在第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种植面积已达5200亩,“十一五”末将达到30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