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动态 > 景区动态

从“流量”到“留量” 石林旅居勾勒“长住即家”新图景

作者:  来源:都市时报   发布时间:2025-10-07

“出门能去周边景点看风景,往镇上走又能买到新鲜菜,这样的旅居太方便了。”位于石林县城主干道的简寓旅居的住客口中,这样的赞叹常被提及;距离县城10公里外的五棵树村朴愫客栈里,一对来自湖南的退休夫妇,用近两个月的长居,诠释了对这里的喜爱。


如今,越来越多偏爱“近乡靠镇”区位的旅居者,正循着乡村生态与城镇服务交织的脉络,在石林找到“长住即家”的归属感。而这份归属感的背后,是石林县旅居产业从单点探索到全域升级的蝶变,是“天然氧吧、旅居石林”品牌下,一幅愈发清晰的幸福生活画卷。


业态共生

多元矩阵织就旅居新选择


石林的旅居融合实践,早已跳出单一住宿的框架,在市场主体的探索与政策的引导下,生长出多元共生的业态矩阵。


简寓旅居作为本地旅居服务的代表,选址于县城主干道末端,巧妙串联起乡村与城镇的双重优势——既便于客人快速抵达周边景点,沉浸式感受石林喀斯特地貌的雄奇与阿诗玛文化的浪漫,又能便捷接入城镇配套,满足日常所需。


简寓的标间整洁干净

简寓配套的乒乓球室

简寓提供了配套的公共活动空间


其负责人介绍,品牌一方面通过托管当地闲置房屋拓展住宿选择,另一方面联动周边规划酒店,共同形成300间房、600个床位的接待规模,2024年营业额超五百万元,80%以上的客人会住满一月,银发群体占比最高。客源遍布全国各地,大都冲着“近乡靠镇”的舒适吸引而来。


彝族风情是朴愫客栈的标志性服务


朴愫客栈则以在地文化为特色,彝族风情贯穿其中,走出差异化路径。走进客栈,一股浓郁的彝族风情扑面而来,墙面嵌着本地特有的青灰石头,房间里点缀着彝族撒尼人手工刺绣,楼顶露天花园是老板一砖一瓦亲手打造的,餐桌上常有马肉、云南乳饼等特色美食,还有丰富的火把节、“四季村晚”等民宿活动,让客人深度体验石林文化。这“一静一动”“一简一朴”的互补,正是石林旅居业态丰富性的缩影。


楼顶花园式朴愫客栈主理人夫妇俩一砖一瓦亲手搭建的


如今,在石林的版图上,更多元的“旅居+”场景正在绽放:以杏林大观园为代表的康养旅居,让人们在温泉与药膳中疗愈身心;以五棵树村、矣美堵、高石哨为代表的乡村旅居,将撒尼人家的庭院变成游客的“远方之家”;以红杉湖酒店、五棵树温泉酒店为代表的度假旅居,提供轻奢舒适的休憩空间;以“云之蓝”项目为代表的城镇旅居,让旅居者深度融入城市生活;以天奇医院医养中心为代表的医养旅居,为健康保驾护航;以小象旅居、简寓旅居为代表的养老旅居,精准匹配老年群体需求;以云南省体育“三进”、原野射箭、户外徒步露营为代表的体育旅居,点燃运动激情;以糯黑艺术旅居村、“天天大三弦·周周火把节”为代表的文艺旅居,让艺术与生活同频。八大业态交织,覆盖全年龄段、全场景需求,让“旅居即生活”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


目前,全线涉旅居市场主体900余家,从业人员超1万,盘活房源1417套(间)。2025年1-7月,旅居游客达9.53万人次,旅居产业成为文旅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服务暖心

细微之处筑牢“家”的温度


品质服务是旅居的关键。简寓旅居在餐饮上坚持每日采购新鲜食材,为旅居者量身定制餐食;生活服务里,10天一次的免费保洁让房间常新,专属生活管家随时响应,还有免费体检等康养服务,让老年群体倍感安心。


这种“乡村静谧+城镇专业服务”的组合,恰好契合了现代旅居需求,正如石林县旅居协会会长李兴德所言:“客人来石林,不仅是找个地方住,更是找一种舒服的生活方式,区位优势与服务升级,少一个都不行。”


而在石林的公共服务体系中,这份“家”的温度早已渗透。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悄然建成,社区日间照料覆盖率超90%,旅居人员与本地居民一道,可自由走进文化馆、图书馆,在书香与歌声中感受人文关怀;65岁以上旅居老人凭“公交爱心卡”就能享受公交优惠。2025年上半年,已有896位县外老人办理了“暖心卡”,坐着公交就能逛遍石林的街巷与景点。医疗保障完善,属地化健康管理覆盖每一位旅居者,2025年上半年完成体检638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彻底解决了“看病难、买药难、报销难”的顾虑,让旅居者无需再为健康担忧。


交通的便利,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在石林成为常态。“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路线”专线公交顺利开通,串联起两大自然奇观;景区、旅游村寨的站点布局不断优化,拟新增和优化的4处站点,将把公交网络织得更密,无论想去石林景区看奇石,还是去糯黑村体验石头文化,都能轻松抵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悄然化解。


政策护航

全域赋能绘就发展新蓝图


石林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护航与顶层设计的长远布局。早在2025年初,石林县便制定印发《石林县推动旅居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围绕打造三百亿级文旅产业目标,明确2025-2027年的目标任务,将拓展城乡空间、盘活闲置资产、完善从业管理、摸清客群需求、丰富产品供给等6大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石林县2025年促进旅居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更从市场主体激励、旅居人员服务、审批优化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效应迅速显现,2025年上半年新增涉旅居市场主体8家。


朴愫客栈的房间,彝族风情浓郁


在政策的推动下,更多创新举措落地生根。石林在全市率先组建县旅居协会,48家会员单位携手构建“政府引导、协会统筹、企业联动、群众参与”的全域服务体系,让产业发展更具合力;“允许利用闲置宅基地、住房开展旅居业务”的政策,为简寓、朴愫客栈等多元住宿模式提供了土壤,也让乡村的闲置资源“活”了起来。这一政策实施,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丰富了旅居供给。


品牌影响力也在提升。2025年,在“2025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推介大会”上,石林县成功入选“2025旅居康养旅游名县创新发展案例”,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五棵树村、杏林大观园入选省文旅厅《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杏林大观园更跻身首批“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其旅居康养基地纳入全国旅居康养基地入库名单。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石林旅居产业实力的彰显,更是“天然氧吧、旅居石林”品牌价值的提升。


未来可期

从“流量”到“留量”的深度跨越


站在新的起点,石林旅居产业的未来更值得期待。“旅居石林氧生计划”正在推进,全球招募体验官的活动,让更多人知晓石林的“天然氧吧”魅力;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培育,将推动乡村的生态文化资源与城镇的公共服务优势实现更深度的联动,“数字石林”“大叠水提升”“阿诗玛沉浸式演艺”等项目即将开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石林风景区5A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正在谋划,这些项目将为石林旅居注入新的动能。



朴愫客栈的房间清新淡雅,深受游客喜爱


未来,石林还将深化业态融合,加快糯黑项目建设,推出“农耕+非遗”深度体验,让旅居者亲手参与彝族刺绣、石头画创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持续举办“村晚”“斗牛”等活动,用热闹的民俗氛围带动消费;推动“景区+酒店民宿”合作,推出“门票+住宿+体验”套餐,让客人停留更久、体验更丰富。在监管与服务上,石林将推进《旅居服务品质标准》落地,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建立涉旅企业“红黑榜”制度,让旅居环境更规范、更安心。


撒尼古歌里唱道:“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如今,在石林的山水间,“近乡靠镇”的旅居生活,正让这句邀请变成现实。从2024年9.67万人次的旅居人群,到2025年冲刺15万人次的目标;从“过客”到“新石林人”的身份转变,从“旅居”到“生活”的理念升级,石林正用多元的业态、暖心的服务、有力的政策,勾勒出“长住即家”的美好图景,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石林绽放光彩。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