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动态 > 景区动态

石林:奋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新标杆

作者:  来源: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0-21

石林“因石而名、因旅而兴”,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石林全县上下的不懈奋斗和努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逐步优化,旅游品牌享誉世界,旅游业从最初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较强的产业和发展优势,已经成为石林县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2019年,石林县作为昆明市唯一一家,云南省首批两家之一,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无数人向往的“诗和远方”,石林县已成为人们找寻的“心之归处”和心中“诗意的栖居地”。

——聚焦机制创新,凝聚强大合力。坚持把旅游业放到全县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让全域旅游成为全县的共识共为。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委全域旅游工委,建立全域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在管理体系上突出“一盘棋”。坚持多规合一,编制石林县全域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南、北、中、东”四个空间布局,优化旅游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打造南部康旅融合示范区、北部农旅融合示范区、中部景城融合示范区、东部文旅融合示范区。全面实施全域旅游“51068”重点任务,石林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聚焦品牌创建,重塑旅游形象。紧扣昆明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功能定位,坚持“以景区建设为依托、以品牌创建为抓手”,锚定“全景石林、全域旅游”,努力把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转化为实践成果,大力推进石林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门票型向产业型、景区型向全域型转变,旅游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旅游形象优化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A景区1个、4A景区2个、3A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个,旅游休闲街区1个,形成一批省级旅游名镇、名村和精品民宿客栈。石林县上榜“2021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石林奇观·体验阿诗玛文化”之旅上榜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昆明市唯一入选线路,全县形成了以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各类旅游品牌聚集发展的态势,石林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

——聚焦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及办法,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延续好做法,探寻新途径,以更高层次、更广角度、更优方式开展好对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的的保护管理工作。对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的申报条件,积极推进阿诗玛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条例》及办法,对石林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乡镇(街道)、村落、街区等依法依规给予保护,形成了“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全面推进旅游业与文化、农业、体育、大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万家欢蓝莓庄园为代表的农旅融合项目,以杏林大观园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康养小镇,以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一支人民的军队”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冰雪海洋世界、非遗传承展示馆等为代表的研学旅游,以糯黑石头寨、长湖阿着底村为代表的的乡村休闲旅游,民族团结进步火把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血桃节等文化节庆品牌引流效应逐步显现。

——聚焦主客共享,优化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围绕市场需求来规范提升,按照行业标准要求,积极探索构建“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持续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设立全省首个旅游巡回法庭,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建成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坚持“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配套服务大厅,文创产品展区、咨询投诉志愿服务区、影视休息厅、城市书房、电子阅览区、亲子空间等功能区,最大程度满足游客和市民群众在信息、生活、社交、文化、旅游等层面的需求。打造桃源书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城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全面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各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延时、错时开放。2022年,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题,举办各级各类文化活动240场次,惠及群众81万人次。

——聚焦宣传营销,讲好石林故事。立足自驾游和自助游市场,吃透游客在景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全方位统筹衔接、全景化全域打造、全产业融合发展、全要素提升服务、全角度宣传营销,全力满足游客在停车服务、餐饮住宿、门票预订、信息咨询、游览解说、旅游购物、评价投诉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在全省率先倡导组建全域旅游发展联盟,推出石林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与“阿诗玛游石林”平台同步开放,实现线上线下“双线”服务运营。充分运用“两微一抖一端”等新媒体矩阵,策划开展网络自媒体、视频直播等全民参与的网络活动,拍摄《石林十二时辰》微视频,推出节庆专题旅游产品线路,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沉浸式、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产品,加速旅游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聚焦助企纾困,力保市场主体。疫情发生以来,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一是出台《石林彝族自治县2022年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各项奖补政策。同时,拟定《石林彝族自治县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资金,助推石林旅游业恢复发展,目前该文件已报县政府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程序印发实施。二是切实让利游客。石林5A级旅游景区推出针对昆明市辖区市民以及石林县周边的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麒麟区、泸西县、弥勒市、澄江市、丘北县、广南县9个县(市)的市民实行免票入园的惠民措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游览,截至目前,已有6.8万人享受门票减免,有效联动相关旅游要素企业恢复发展。三是加快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组织好辖区内旅行社企业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业务,做好宣传答疑工作,目前,全县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已退还旅行社质保金90余万元。协调金融机构,面向文旅企业创新设计文旅金融产品,冰雪海洋世界向富滇银行石林分行贷款260万元,指导企业申报2022年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补助16.7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困境。组织石林石得利地质科技有限公司、万家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冰海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填报“信易贷”白名单,指导企业在昆明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实名注册,切实做好融资纾困工作。建立全县重点旅游企业融资需求库,向重点涉旅企业推送文化旅游领域设备采购贷款贴息项目申报事项,组织符合条件的冰雪海洋世界项目申报设备采购贷款3000万元。 四是包装策划“石林人游石林”。在全省首家策划推出了红色文化教育、非遗民族文化体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产业转型发展等17个不同线路不同主题的文旅工会活动产品,把产品供给端打通,在疫情精准有效防控中加速经济复苏,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活动推出以来,四家承接企业已承接了县内县外的工会活动和职工疗休养活动共100多场10000多名职工会员,为文旅企业保生存、保就业寻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下步工作中,石林县将围绕石林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51068”重点任务,以旅游提质、项目建设、智慧旅游、产品供给、乡村旅游、文化赋能为抓手,深入研究全域旅游“疫后振兴”策略,做优做精打造一台阿诗玛演艺、拍摄一部阿诗玛电影、建设一批阿诗玛主题酒店、建设一个阿诗玛文旅小镇、开发一系列阿诗玛文创产品等“五大”阿诗玛文化品牌项目,策划打造石林民族团结火把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长湖国际露营节、密枝节、农民丰收节、苹果文化旅游节、斗牛文化旅游节、血桃文化旅游节、人参果文化旅游节、枇杷文化旅游节等“十大”重点文化节庆活动,有序推进石林阿诗玛文化旅游城、大叠水景区整体改造、海比林、夜游巴江、高铁片区文旅配套一期工程、长湖露营基地“六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谋深谋实以糯黑村、五棵村、阿着底村、维则村、矣美堵村、堡子村、小箐村、邓家山村等“八寨”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创新开发旅游特色项目和产品业态,全力推动石林县全域旅游“全域联动、全域出彩”,走好石林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