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动态 > 景区动态

首届中国石林人参果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作者:孙丹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6-10-19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7日讯 首届中国石林人参果产业发展论坛暨和平人参果新闻发布会昨日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韩惠鹏等与会领导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为石林的人参果产业建言献策。

论坛暨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人参果又名长寿果,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北麓,属茄科类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是一种高营养水果,果肉清香多汁,腹内无核,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人参果含有硒、硼、钙、镁等11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含量是普通水果的110倍,有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抗癌防衰老、降血压降血糖、美容等功效,被誉为生命火种。

石林县副县长毕富兴在致辞中介绍,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是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45万亩,其中西街口镇的石漠化面积就有约18万亩。这些石漠化区域因土壤壤质较差,土地十分贫瘠,一直摞荒,无法种植经济作物。人参果1984年就引入到石林县种植,并在石林县比较适宜种植的西街口镇开始推广,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到2015年全县的人参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5000多亩,亩产平均在两吨左右,目前已成为石林县第二大产业,仅次于石林县最大的烤烟产业。

毕富兴副县长指出,通过在石漠化区域种植人参果这一举措,不但持续改善了土壤壤质,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主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社以公司统筹协调为发展思路。

石林昇禾滇湘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和平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云南石林打造了一个完全天然无污染又高产值的万亩人参果种植基地,并改变了人们对人参果固有的口感差、不好吃的印象。

每一位企业家的创业过程都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历史。周和平这部历史中却无不体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头几年,他通过不断对种植选址和请专家考察调研,失败、赔钱、重新开始,反反复复几次之后,仍然对人参果“贼心不死”。如今,他带领广大农户不断将该区域的石漠化山地持续进行平整、翻耕、灌溉,通过不断努力与实践,一片片原本摞荒不能生长其他经济作物的风化石土壤,种植上了人参果,经过几年的精心打理,土壤壤质得到了改善,能在此类土壤上成活、生长的经济作物种类开始增多,人参果产销量也正在持续增长。

中国网文明中华频道总编辑吴仕鹏在发言中表示,希望新闻媒体多关注精准扶贫、关注贫困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希望媒体的公益性的宣传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