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动态 > 景区公告
作者: 来源: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1-04-27
以“展示文化和交流,塑造旅游文化品牌,构建和谐、欢乐、平安”为主题的2011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2011年4月30日至5月2日由昆明市热门政府邀请的“美国夏威夷歌舞团”30位演员、台湾原住民族原舞者歌舞团30位演员将相聚石林,与石林原生态民族歌舞互助演出。演出活动日程安排如下:
2011年4月30日——夏威夷草裙舞歌
10:00——11:30
13:00——14:00
时 间
活动内容
地 点
9:00——10:00
迎宾仪式。由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队、石林艺术团演员、景区导游等150余人组成迎宾队伍,举行迎宾活动。
石林景区大门(石林湖桥)
石林民族民间歌舞展演。由石林艺术团和民间4个艺术团演出。
景区日月广场
14:30——14:50
举行迎宾仪式。由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队、石林艺术团演员、景区导游等150余人组成迎宾队伍,迎接夏威夷演员。
沿景区大门至日月广场
15:00——16:30
异域风情歌舞展演。由石林艺术团、民族民间团队与夏威夷草裙舞举行异域风情歌舞展演。
日月广场
2011年5月1日——石林民族民间歌舞展演
10:00——11:30
13:00——14:30
15:00——16:30
时 间
活动内容
地 点
9:00——10:00
迎宾仪式。由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队、石林艺术团演员、景区导游等150余人组成迎宾队伍,举行迎宾活动。
石林景区大门口(石林湖桥)
石林民族民间歌舞展演。由石林艺术团和民间4个艺术团演出。
景区日月广场
2011年5月2日——台湾原舞者歌舞团
时 间 | 活动内容 | 地 点 |
9:00——9:40 | 迎宾活动。由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队、石林艺术团演员、景区导游等150余人组成迎宾队伍,举行迎宾活动。 | 石林景区大门口(石林湖桥) |
9:50——10:10 | 举行迎宾仪式。由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队、石林艺术团演员、景区导游等150余人组成迎宾队伍,迎接台湾演员。 | 沿景区大门至日月广场 |
10:10——11:30 | 异域风情歌舞互动展演。由石林艺术团、民族民间团队与台湾原舞者歌舞团举行异域风情歌舞互动展演。 | 日月广场 |
13:00——14:30 15:00——16:30 |
石林民族民间歌舞展演。由石林艺术团和民间4个艺术团演出。 | 景区日月广场 |
知识链接:
【原舞者】创立于1991年,经由田野采集的方式,谦卑的向部落请益,以传承、推广原住民乐舞文化;并透过教学、研习、创作、展演及出版,促进原住民乐舞文化的发展,并企图将展演水平提升至与世界接轨的可能性。原舞者团员参与了卑南族、邹族与阿美族的年祭活动,并努力学习年祭歌舞,以呈现各族群的文化精神,在歌舞祝祷中完成《年的跨越》——台湾原住民族(卑南族、邹族、阿美族)传统祭仪乐舞。
【年的跨越】时序的轮转、年的跨越在台湾原住民社会有深刻的意义。可是这意义经过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公历「元旦」与汉人农历年的先导下,成为俗话的「丰年节」,原有的意涵隐没不彰。有一类的聚落性祭典活动应视为原住民的「年」,有整体除旧布新、驱邪祈福、跨入另一「年」的含意。「年祭」是较为恰当的归类。
「年祭」往往是以一连串的活动形式呈现,不能以单一的一项活动为代表,也不是一天可以完成。它的内容原先「祭」的成份十分浓厚,与各族的信仰体系紧密结合。同时,它也让负有护卫部族安全重任的男子在祭典中组织、训练、成长。有男子年龄阶级的社会则举行成年仪礼,随着年的跨越,进入生命中另一个阶段,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祭师与巫师等进行全部落的洁净礼,并祈求来年的丰猎、丰收。「年祭」绝不只是世俗性的欢乐聚会,它有极庄严肃穆的一面。卑南、阿美、邹族这三个有男子会所和成年仪礼的原住民社会,每年举行全聚落性盛大的「年祭」,有连续好几天的歌舞祭仪。
邹族每年小米收获祭之后举行的 Mayasvi连串祭仪含有「年祭」的意义。Mayasvi最重要的部份在祭战神,消除社中灾厄,祷求新的一年出草与粟作的丰收。此外,还包括道路祭、婴儿初登会所与成年仪式。
阿美族的「年祭」称为 Ilisin。以往Ilisin 时要特别建祭屋祭拜诸maratao,歌舞迎送神明祖先。歌舞是祭祷仪式中极重要的一部份。
卑南族的「年祭」(包含少年猴祭 mangamangayao与成年大猎祭mangayao)和阿美族一样有男子年龄阶级升级的仪礼。另外还有为丧家除丧和洁净全聚落的活动。
奇美男子年龄阶级组织中的第二级ciupihai青年是活力充沛的一群,唱跳专属此级的ciupihai歌舞,具有强韧的爆发力,除了技巧和团队默契外,更须要有耐力和毅力,展现奇美年龄阶级的精神。
台湾原住民社会年度转换的「年祭」,尽管意义已日渐模糊,但有些原住民聚落仍坚持着它的神圣性,遵守着祭典的规范。他们谨慎地筹备与施行每一步骤,随时代的变化作某些调整,却尽量不丧失原意。另有一群重新摸索、认同自身文化的原住民投入整理、挖掘传承与创造族群文化的工作,希望原住民的「年」一节比一节茁壮,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