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胜境初探 > 图话石林 > 石林文学

辛亥革命——路南由州改县以后的那些往事

作者:徐燕晴  来源:中国石林网  发布时间:2011-08-30

   说起辛亥革命,大家知道的已经很少,唯一能够让人记住的便是男人剪去长到下身的长辫子,不再因长发而烦人,女人则把裹过后严重变形的不再善于走路的脚放开,让脚下的道路更加宽广。至于其它的,大家知道的就更少了。以上讲的只是极小的细节,从大的方面来讲,辛亥革命应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名垂千古,因为它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近三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中国走向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之路,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发展)。云南,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有太多的有识之士都参加了那场革命。辛亥革命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一百年的时间已经太远太远,许多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其实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就像辛亥革命一样,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到今天已整整走过一百年的历程,曾经的老人对辛亥革命还记忆深刻,可如今再寻访起来,知道的人已是寥寥无几。辛亥革命对我县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和一个当时最关键的政界人物有关,他便是辛亥革命时期任石林县县长的马标,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著名人物之一,他和建国第一元帅朱德以及国 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范石生同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因为县长马标的关系,石林与辛亥革命有着太多的关系。
   县志里记载,从元朝开始,石林设州,辖邑市和弥沙两个县,管辖的范围依然是西北至寻甸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马龙州界一百三十里、陆良州界四十里,东至广西州界八十里,东南至弥勒县界八十里,南至黎县界七十里,西至河阳县界九十里、宜良县界三十里,东西广百里,南北距离二百二十里。在近千年中,石林都是以州称谓,隶属于澄江府,但到了民国二年,辛亥革命以后,在马标任县长期间,石林的管辖区域范围不变,但称谓上改州为县,直接隶属于滇中道尹。马标便是石林(路南县)的第一任县长。(民国元年以前,马标的身份是知州,正五品,民国元年,路南改县以后,路南县长列为三等缺)。
   马标(1880—1959年),字锦飚,号罢谷山人,白族,云南省洱源县城南马家营村人,世代以耕读为本,祖父和父亲都在马家营开设过私塾。马标幼读私塾,13岁赴大理参加府考名列第一。1903年举办新学时,他即赴省考入云南高等学堂,毕业后送到日本留学,在日本,考入日本“镰仓铁道学校”学习铁路工程,在日本学习期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与李根源,吕志伊等主编《云南杂志》,撰写了不少反清兴汉宣传民主革命的文章。辛亥革命期间,他于滇南变乱之后,在盗匪横行的情况下首次出任路南县知事(县长)(马标就任以前的六十年里州官都处于空白,马标就任以后还没有人敢出来做事),即路南由州改县以后的第一位县长,在无人敢到路南就任的情况下,马标县长能到路南就任,说明了马标的救国救民之心与非同寻常的胆量。就在他任县长期间,为石林(路南)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存留到现在,大家有目共睹的是:《路南县志》,马标写于辛亥革命期间,如实记录了当时石林(路南)县的方方面面,包括地理志、建置志、赋税志、学校志、祠祀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和杂志。本志书由唐继尧题词,写序的分别是辛亥革命后出任国家众议院议员、国家交通部总长的剑川人赵潘;护国运动以后时任云南省代理省长、解放后任云南省第一、第二届政协副主席的由云龙;清朝光绪进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马标本人以及路南本地有识之士、云南省民政厅第一任厅长赵世铭等人撰写了题词和序言。小小的一本路南县志竟然得到这么多云南省文化界名人和政界要员的关注和支持,还亲自为这本志书题词写序,便可以从侧面看出这本县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马标县长在云南政界的影响力和他的为人。这本县志是石林县第一本由县长亲自任总纂的县志,共四册十卷。它详细的记录了当时石林(路南)的地理、景观、物产、人口、区域等,这是目前存留下来的马标县长在辛亥革命期间在石林(路南)所做的第一件有目共睹的好事、实事。
   其次,马标县长作为以耕读之家出身的学子,受父亲、祖父开办私塾教育,后来又考入云南高等学堂学习,接受西式教育的影响、启示,知道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于是,在辛亥革命期间,马标作为同盟会的重要人员之一,在他任县长以后,大力倡导文化兴国,到处开办学堂。马标县长在县志中记载,当时的西区有九所学校,分别是县立高小学校,地址在城东关外文昌宫;县立乙种蚕业学校,在城东关外黉宫;县立女子国民学校,在城东街旧日书院讲堂;县立国民学校在东街公所楼后;区立国民学校两个,在东街书院后四甲公所,一在南关外土主寺前;私立小学校有三个,一是东街城隍庙、二是北街徐家祠、三是北街正觉寺。除了县城以外,东区有学堂十七个,南区有学校十一个,西区有学校九个,北区有学校九个。在《云南通志》的记载里,说石林(路南州)学额进文童十二名、武童十二名、廪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到昆明就读。并拨给劝学所(最初的教育局,现在的老井饭店)一定的费用,用来支持教育。通过同盟会马标的支持和鼓励,石林县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兴旺起来,为启迪路南民智,关爱民众、传承文化、开拓视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石林县(路南)当时由于地域宽广,人员稀少,加之各民族之间很少有交往,沟通,再加上是古驿道的必经之地,火车又从禄丰村通过,交通已初步形成,但人们的思想还参差不齐,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吃的都成问题,但是,经济越困难,盗匪越猖獗,外地来的盗匪强占了所有的丛林密集的山区驿道必经之地,猖獗的盗匪沿着驿道四处活动,抢劫从驿道过往的人员,同时,隔三差五还到附近的村寨中向百姓抢劫、偷盗,盗匪们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交通的通畅和境内百姓的安宁,过往人员和百姓心怀恐惧,路南地界成了这些过往人员,尤其是商人和学子过境的障碍。在温饱都成严重生存问题的年代,粮食是最基本的生存根基,但盗匪对村庄的不时骚扰让百姓心怀恐惧而无奈,民不得安生,过路人员和百姓惶惶不可终日。面对这样的境况,一心想着救国安民、富民兴国的同盟会的成员马标县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多方考虑以后,决定从生活富裕的民众中捐款创建演武厅(地点在县医院),演武厅的学员来自于全县各个地方年轻而心怀救国救民愿望的本地人,其中,还有部门会讲汉语的彝族同胞,演武厅的学员又称路南团兵。训练团的教员则从云南讲武堂的学员中聘请。经过一段时间吃苦耐劳、严格训练,路南团兵队训练成功,团兵队号称劲旅。他们打击驿道沿途的盗匪和到村寨里抢劫的盗匪,并对百姓举报的盗匪窝点进行剿灭,经过一段时间的倾力奋战,路南境内的盗匪逐渐减少,最后绝迹,路南境内的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境内驿道过往的旅客也能安全的通过。马标县长的这一功劳曾被人们称道了很长时间,提起让人心怀恐惧的驿道盗匪和盗匪的绝迹,当时的人们都会把功劳归功于路南县的第一任县长、辛亥革命期间同盟会的重要人物之一的马标县长。
   再次,在辛亥革命期间,也就是马标亲任路南县第一任县长期间,他还为路南人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修复在赵发兵燹之乱以后被毁的古迹。我县自从明朝初年改土归流以后,结束了彝族土著官员的统治,开始了流官的治理,流官都是通过儒学教育,并不断参加考试而取得的功名,自然注重汉文化的教育和功名的建立。从中国古代到近代,教书育人、建立功名,倡导学风,强身健体都要与文庙、武庙以及魁星阁等载体为依托。据载,路南县境内的文庙、武庙、魁阁始建于明朝改土归流以后,为了教育民众,倡导学风,让民众自觉接受儒学教育,在最初的文庙、武庙、魁星阁、城隍庙和文笔塔等建筑物建好以后,历届州官都在不断修复坍塌的部分,但清朝咸丰年间始乱以后,被毁的文庙、武庙以及魁星阁无人倡导修复,面对坍塌的古迹,县长马标从乡绅和富裕人群以及上司处多方筹款,修复了文庙、武庙等建筑,并把毁于赵发兵燹后搬迁到双龙山的魁星阁(被雷击而倒塌)也修缮,同时把雷劈而倒塌的文笔山上的文笔塔重新磊好。总之,辛亥革命同盟会的会员马标——路南县的第一任县长,辛亥革命期间在路南任职,为路南人民做了太多的实事和好事,得到了石林汉族人民和彝族人民的赞扬。
   还有,辛亥革命期间,新思想、新事物百出,县长马标作为同盟会的重要人物,自然深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较深,据马标亲任编纂的县志里记载,民国元年,路南成立州议事,对两会参政议政;改变名称,把学堂的名字改为学校;民国初年的教育局名称为劝学所,劝学所的总董为劝学员长,劝学员改为实业员。县长马标倡导民主,在广大民众中实行选举制度,十一月,全县公民集中在演武厅进行公选,民众自由投票初选云南省议会众议院议员;十二月,在马标县长的提议下,路南开始设置警察区长,巡长一员则仍旧使用原来的;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县知事(县长)兼理司法;二月,参照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选举制度,云南省议会成立,路南县当选为参议员、众议院议员的两会议员在省议员的带领下赴北京参加会议,年底,县直管的自治机关附设钱粮核算处。
   辛亥革命期间在路南发生的故事,除了关于马标的记载和事迹以外,还有就是辛亥革命期间名燥一时的韩勤,韩勤的出生年月已经不详,男,汉族,路南鹿阜镇大屯村人,幼年读私塾,略通经史,在州试(路南在元明清时期称州)中名列第一,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资助他到澄江府参加会考而终止学习。云南重九起义民国成立以后,韩勤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带领家人率先垂范,在路南,他第一个剪去了长辫子,而他的妻子,在他的倡导下,第一个实现了放足,不再用又长又臭的裹脚布把脚裹得又小又圆,从头和脚的解松,彻底解放了人的思想意识,男人不再因为长辫子而禁锢自己,女人不再因为裹足而失去行动的自由。在剪辫子和放足以后,他又编撰一篇名为“殿阎王”(阎王即地域统治者)的檄文,即向阴间的阎王爷征讨的文章,贴在州政府对面的照壁上,并召集学生百多人捣毁城隍庙里的泥菩萨,破除迷信,唤醒正在沉睡的路南人民,他的举动当时曾经名燥一时,后来,云南法政学堂成立,他考入法政学堂学习法律,希望以法治国强国尽自己微薄之力。云南护国运动起义以后,他投笔从戎,跟随蔡锷将军护国第一军进入四川抗敌。护国成功随蔡锷回到云南,他的功劳得到省长的认可,省长顾品珍亲自任命他为景谷县的县长,他为景谷县再次带去了民主强国的思想。在辛亥革命期间,路南除了马标和韩勤这两位有名人物以外,在大屯村还有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便是赵世铭少将。赵世铭(1884——1929年),字鼎成,男,汉族,为路南庠生,后到昆明进“云南省警察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元江县警务长。宣统元年(1909年)再次到云南讲武堂丙班与朱德同志为同班同学,后参加昆明“重九起义”,之后被唐继尧任命为高等警察学校校长兼教练所所长。他是唐继尧名下的一位旅长,曾随唐继尧出兵到贵州平乱,战争取得胜利回到云南,得到唐继尧的嘉奖。之后,在辛亥革命期间的民国五年,广东的盗匪流窜到建水、个旧、蒙自一代盘踞,不时扰乱边境安居的百姓,弄得百姓不得安生,盗匪还对被侵占地区的官员采取了残酷的手段。广东盗匪强据建水、个旧、蒙自以后,以这些地方为窝点,继而占领了弥勒,并策划企图突然袭击强占路南。就在这个时候,当时任云南军长的唐继尧将军命旅长赵世铭平乱。赵世铭接受命令以后,带兵从昆明到路南,县长马标积极响应。马标带领路南警团和赵世铭的军队连夜赶到路南县的大麦地、油乍地、舍莫等地,随即再进攻到花口。在花口,赵世铭与马标率领的军队打败了盗匪,第二天趁胜追击,又于弥勒打败了强盗,之后的数日内,建水、个旧、蒙自等处平安。此次出师大小十余战,毙匪千余人,生擒数十人。他们的英勇作战,剿灭了盗匪,使建水、蒙自、个旧、路南、弥勒的百姓归于安宁。归途中,路途的百姓喜笑颜开、出口称赞。赵世铭在随唐继尧出兵贵州取得胜利以后,再次于路南、弥勒打败了广东的盗匪,为自己的一生铸就了辉煌。两次战争结束以后,他更加得到唐继尧的信任,唐继尧任命他为云南省民政厅厅长。在他就任初候,云南没有工业,在他的倡导下在昆明海口建立了第一个跃龙电力公司,为云南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有名有姓的汉族人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事迹以外,在广大的彝族地区,少数民族的起义也不断出现,辛亥革命的起义和革新是中国在即将灭国的时候的一场全民族奋力拯救中国华夏儿女命运的翻天覆地的运动。
   以上是辛亥革命期间汉族人和彝族人的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除了以上真实的历史,在石林,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便是英国天主教著名传教士保罗.维亚尔的事迹。保罗.维亚尔1892年到路南的路美邑传教,并在路美邑建了一所小学,1911年的辛亥革命期间,他再次筹集资金在青山口兴办了天民小学,在传教的同时,又亲自兼任学校的法文和数学教师。为了启迪学生,开拓视野,他亲自从法国购买了钟表、指南针、经纬仪、寒暑表、显微镜、望远镜、留声机、照相机、手摇电影放映机、幻灯、自行车、洋鼓洋号等支援学校教育,进一步开拓了学生视野,学生从初办时的三十人增加到一百多人(学生全部是彝族撒尼和阿细)。辛亥革命期间,保罗.维亚尔除了在路美邑、青山口办学以外,还在维则也办了一所学校,在传教和教书之余,他还请了彝族毕摩来学习彝族文字,并编了百年以后还在使用的《法倮字典》,字典的出版是在法国筹集的款,在香港新刷,字典为铅模版。用彝文编译了《教义问答》、《领圣体前后经》,用法文亲自著有《云南倮倮文研究》、《倮倮与苗子》、《倮倮人之历史与宗教》等论著,首次把彝族文化和彝族人传播到西方国家,引起了西方公家的关注。
   路南在辛亥革命以前称州,所管理的地域宽广,建置历史悠久,发生的故事自然也多。辛亥革命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一百年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只是很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短暂的人的一生来说,按照二十五年为一辈,一百年应该是整整四代人了。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思想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在中国,这些变化都应该始于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即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中国走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民主革命的传播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人说它对中国人的影响绝对不亚于“五、四”青年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我想,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的根据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带领着贫穷、落后而饥饿的中国人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但是这场惊天动地的革命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让中国人不再沉睡,不再自我麻木,不再沉沦,他们在以积极的态度拯救自我,拯救中国。也许,这些曾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已经离我们生活的环境很远了,我们已经无法真人真事地去寻访,而只有依托史志的记载来回忆历史,但那场革命确实在本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唤醒了民众。是啊!辛亥革命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对于我县来说,辛亥革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辛亥革命造就了路南的一批名人,同时,革命的焰火不断传播以后,为西南联大搬迁到昆明,师大附中搬迁到路南以及之后路南的“倒许”运动(闻一多先生评价路南的“倒许”运动是小“五四”运动)奠定了民主革命的基础。

徐燕晴(石林县政协文史委)

2011年4月15日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