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本溯源 > 非遗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撒尼)摔跤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5

摔跤,撒尼彝语称为“版嘎”音译,最早是祭祀祈雨和保卫村寨的产物。之后逐步走向民间竞技比赛活动。彝家有句谚语道:“请客没有酒不行,快乐离不开摔跤”。可见摔跤竞技活动对彝族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每逢过节,在跤场上从3岁孩童至90岁老人均可见身影,这项传统竞技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 该活动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后代代相传至今。彝族撒尼民间隐藏众多摔跤高手,有称霸全县二十多载的老一辈大力士——毕有恒,有全运会冠军——毕红荣,有蝉联两届全国冠军和外蒙古洲际赛亚军的年青新季——黄毕兴等众多摔跤好手。

石林彝族摔跤接近国际自由式摔跤,比赛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摔跤手在鼓乐声中列队进入场地,绕场一周然后先由两人交手。摔跤手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抱腰、抱单腿、过背、穿腿、夹臂翻等动作,将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摔跤比赛一般采用三赛两胜制。败者退下,换另外运动员上场。胜者直至无人与其较量,将被誉为“大力士”,并奖红布数丈。该项运动不仅有极高的观赏性,同时也是彝族人民培养勇敢、友善、聪明、健壮小男子汉的课堂。

目前该项传统竞技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