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本溯源 > 阿诗玛文化 > 民间故事

牧羊娃变石柱

作者:  来源:中国石林网  发布时间:2017-08-07

石林剑峰池附近,有一座彝族撒尼牧羊娃的石峰。这石峰的来历,有个悲惨的传说。

很久以前,李子箐有个放羊娃,名叫阿芒,他两岁时死了阿妈,十岁时阿爹又被土司讨债务逼死,他被土司拉来抵债,给土司家放羊。这年九月,出门放牧的时间到了,土司就硬逼着阿芒赶着九十九只羊去水草丰盛的弥勒一带去放牧,并要他来年开春带回九十九只羊羔,少一只就要砍断他的手脚,赶出家门。

牧羊娃阿芒无奈,只好一个人赶着九十九只羊,往比较炎热的弥勒地方去放牧。一路上,与其他放牧人结伴而行,互相帮助,艰难和危险也就度过了。到了弥勒县的热坝子里,当地人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羊圈,划定了几处绿茵茵的草场,他非常称心。阿芒白天在草场放牧,饿了就吃野菜充饥,渴了就饮清水解渴,有时还挤些山羊奶喝。他带来的包谷面吃完了,一位好心的老倌教他做乳饼换大米,日子过得虽苦却也有些乐趣。因为这地方水草好,羊儿长得又肥又胖,小羊羔也不断地生养下地,整个羊群已经快到两百只了。

时间过得很快,春天已经到了,阿芒准备赶着羊群回家乡。这天,他把羊群反复数了几遍,不多不少,除了原来的九十九只,还多了一百零四只。阿芒想:土司可恶,这多出的数目中,只留九十九只回去交差,多一只也不交。他把剩下的五只羊用来酬谢给他提供羊圈及草场的当地汉人和阿哲人,高高兴兴地赶着羊群上路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阿芒赶着羊群回乡的路上许多山羊突然生病,不吃不喝,一天就死了三只,三天就死了十几只。阿芒急得直哭,急急忙忙去找附近牧羊的老阿爸,求他挖了些草药,才治好了羊仔的病,但是,已经不够土司要求交的数目了。他知道,交不够羊,即使不被砍掉手脚,也要挨一顿鞭抽棍打。

阿芒焦愁地赶着羊群往回走,好不容易到了老圭山,正当他赶羊下山时,忽然一群官兵拦住了羊群,朝他嚷道:喂!羊娃子,你来圭山放牧,要缴水草税,你赶快留下十只羊,不然,你休想把羊群赶下山!”阿芒央求道:“你们饶了我吧,我帮土司家放羊,你们要羊就是要我的命呐!”一个当官的骂道:“妈的,你少罗嗦!”指挥那些官兵抢羊。他们如狼似虎,把羊惊吓得到处乱跑。最后,官兵们每人都抢了一只羊,一窝风地走了,阿芒用笛声把跑散的羊召拢来,一清点,又少了十多只。阿芒赶着羊群哭着回到了李子箐,他不敢回土司家,只好找了背静的地方歇息下来。夜间,阿芒为了驱寒取暖和吓唬野兽,找来柴燃起了一堆篝火。劳累了一天的阿芒,一会儿就睡着了。

深夜,篝火熄灭了,一群豹子闯进羊群,见羊就咬。羊群被咬得死的死,伤的伤,能跑的都四处逃散。阿芒被吓呆了,坐那篝火旁边像个木桩。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天渐渐亮了,那乌鸦的叫声,羊儿的呼唤,使阿芒渐渐清醒过来,他又用笛子把羊群召拢,一点数,剩下的羊不到九十九只。他这才大哭起来,哭得那么伤心,那么凄凉。

小鸟听到牧羊娃阿芒的哭声,纷纷飞来向阿芒问道:“小阿哥,你为哪样哭泣?”阿芒向小鸟们诉说了原由,小鸟们听了很同情阿芒,叽叽喳喳安慰道:“小阿哥,想宽些,不要哭,羊儿交不够就不要回土司家了,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吧!”阿芒说:“好是好,只是土司不会饶过我,他会带人来抓我的。”说罢,又呜呜地哭起来,哭得更加伤心,那两行眼泪就像那清泉水,牵着线往下淌,眼泪流到地上,越积越多,变成了一汪水。此时,善良的大象和吉祥的凤凰听到哭声也赶忙劝慰阿芒,它们说:“小阿芒,你不要哭,也不要怕土司来抓你,我们帮你赶走他就是了。”阿芒听大象和凤凰这么一劝慰,也就止住了哭泣,赶着羊放牧去了。

阿芒歇息和放牧的地方离土司家不远,李子箐土司很快就知道这一切,他亲自带着三个家丁,到荒山凹里找到了阿芒。他要阿芒交出原来的九十九只羊,还要交出这个冬春新添的羊羔。阿芒向土司说明羊子损失的原因,土司不听,暴跳着命令打手把阿芒捆回去砍手脚。阿芒急了,挥起羊鞭朝来抓他的家丁抽打,但他年纪小,哪能打得过凶神恶煞的家丁。他的羊鞭被家丁夺去,丢到了水塘里,正当家丁捆绑阿芒时,阿芒大声呼救,刹时间,小鸟、凤凰和大象都来救他。小鸟用嘴啄,凤凰煽动翅膀打,大象甩着鼻子抽,最后土司和家丁们都被大象用鼻子一个个卷起甩到了大石林外,统统摔死了。

从此,阿芒一直在李子箐山里放牧,跟小鸟、凤凰和大象相处得非常好,生活也过得无忧无虑,直到老来坐在剑峰池附近,变成了千古石柱。阿芒放牧的羊群不愿离开主人,它们围着阿芒,举起前蹄,张着嘴“咩咩“叫,以后也变成了石峰。那些救过阿芒的小鸟、凤凰和大象,也变成石峰永留在世。阿芒眼泪流成的池水,就是今天的剑峰池。被土司家丁丢到池塘中的羊群变成石柱,永远立在池塘里。后来,这石柱饱尝千秋甘露,吸收日月精华,变成闪闪发光的宝剑,直指天庭。一天,玉皇大帝遣派天神巡查人间,路过大石林剑峰池上空,见此利剑直指天庭,以为这是对上天的挑衅。玉皇大帝勃然大怒,立刻召雷神,将剑峰劈成了两截。

讲 述:普国辉(彝族)

记 录:龚明华 高登智

1987年9月采录于石林五棵树村

下一篇: 年年望夫归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